深圳罗湖:智慧共享电梯让老旧小区告别“爬楼时代”
深圳罗湖:智慧共享电梯让老旧小区告别“爬楼时代”
近日,深圳罗湖区南湖街道新南社区东乐宿舍采用共享电梯模式,成功解决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难题。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居民的经济负担,还通过智能化管理提升了使用便捷性,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近日,随着两部新装电梯正式投入使用,罗湖区南湖街道新南社区东乐宿舍百余位居民正式告别“爬楼时代”。和其他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有所不同的是,该小区采用的共享电梯模式无需业主承担大额的电梯加装费用,而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按次缴纳0.2元至0.8元的使用费,扣费全程通过AI识别,十分便捷。
东乐宿舍小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7层楼高的两个单元现有24户、约170位居民,其中,老年人、孕妇、婴幼儿等出行不便人群约30人,此前全靠步行上下楼。如今,这两部共享电梯由神州通立电梯(深圳)有限公司出资建设,遵循“居民申请、免费安装、有偿使用”,无论是电梯安装建设还是后期维护费用均不需要业主出钱。
电梯口摄像头可进行人脸识别和智能扣费。
目前,两部电梯暂处于免费使用阶段,8月1日起将启动阶梯式收费,楼层从低到高单次收费金额在0.2元至0.8元不等,采用“谁乘坐、谁付费”“不使用、不付费”的原则。居民普遍表示,这种方式相对灵活,也更易于接受。“电梯能顺利安装,本身就是最大的收益。而且,我粗算了一下,原本要一次性支出的大几万块钱现在可以存在银行,利息也能负担掉一部分使用成本。”
对于居民来说,共享电梯不仅省钱,实际使用起来也十分省心。使用共享电梯产生的费用并不需要人为手动支付,而是由安装在每层楼电梯口的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和智能扣费。“我们的共享智慧电梯依托人脸AI识别等技术,会根据每一户的户号及其对应的人脸和身形进行识别,通过统计该户人员乘坐次数进行综合扣费。”神州通立电梯公司总经理彭伟表示,对东乐宿舍居民来说,共享电梯在日常使用时不会产生额外的工作量,“系统会自动识别并记录每一户的电梯使用情况,再在对应的充值账户进行扣费。对于使用的台账明细,居民可以通过APP或小程序查看,如果有异议,也可以在线申请核查。”
一段时间以来,老旧电梯更新和老旧小区增设电梯是热点话题,但现实中面临资金筹措难、利益协调复杂、技术改造门槛高等诸多难题。“这些年,我们在东乐宿舍组织尝试了多种形式,包括‘政府补贴+业主自筹’模式。但以一部电梯60多万元的造价来测算,每户最少要拿出4万元,最高可能接近10万元。有人认为负担比较大,也有人担心后续管养问题,居民意愿一直难以统一。直到引入共享电梯的方案,情况才有了转机。”南湖街道新南社区党委副书记方思念说。
共享电梯
共享电梯由第三方企业或机构负责电梯的建设和维护,居民无需一次性承担高昂的电梯购置和安装费用,而是通过按次、按月或按年付费的方式有偿使用电梯。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自筹资金安装电梯的壁垒,给小区居民多元化选择,更好享受电梯带来的便利。
在居民代表卢楚汉看来,共享电梯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成功协调了小区内各方业主的意愿,有效解决了前期出资难的问题。“不用一次性大额支出的情况下,之前一直持反对意见的业主也改变了态度;而且后续养护维修都由企业负责,更是消除了大家对后期使用的顾虑。平时愿意走楼梯的,就不会涉及收费;即便临时使用一下(电梯),也是按人、按次扣费,费用成本都比较合理。”
电梯购买及安装费用高昂,企业如何回本?根据有关约定,在为期15年的合约期内,东乐宿舍共享电梯本身涉及的维修、保养等费用均由神州通立电梯公司方面承担。与之对应的是,该公司享有共享电梯运营产生的收益,包括后期电梯广告可能产生的收益。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共享电梯仍处于行业发展初期,在一次性大额投入的情况下,第三方公司要想实现收支平衡甚至盈利,关键点在于政府的补贴和电梯内的广告费收益。“国家和地方都有出台相关的专项资金进行补贴,能够抵消部分成本;而后期的广告大数据投放或许会是企业的一个盈利点。”
法律人士表示,共享电梯模式将长期使用成本分散至小额定期支付,极大降低了居民的个体负担。对业主来说,除了考虑技术安全和服务保障外,还需要充分评估使用权与相关权益间的平衡。“租金或使用费是否固定?发生电梯故障或其他不可预见问题情况下,权责如何界定?合作企业如若经营不善或退出市场,后续维护和更新如何持续?这些都需要通过合约加以保障和约束。”
目前,南湖街道办已跟进东乐宿舍共享电梯的政府补贴申请及相关工作,同时积极发掘辖区其他符合条件且业主有加装意愿的小区,争取加快复制相关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