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文明餐桌礼仪全攻略:从入座到离席的全方位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文明餐桌礼仪全攻略:从入座到离席的全方位指南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0648821_121106822

餐桌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文明素养,也是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从入座到离席,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讲究卫生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学习餐桌礼仪,争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

入座礼仪

吃饭之前,可以让孩子帮忙摆放碗筷,主座留给长辈。厉行节约,文明就餐,杜绝浪费,做到光盘行动。吃自助餐不多取,每次适量取餐,理性消费。

请长辈先入座,让长辈先吃。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长平时就要做好示范,吃饭时先请家中长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

古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弟子规》

《弟子规》给出的答案,吃饭的时候要长者先坐,比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饭菜上桌,也是长者先动筷子,这叫先后有序。

餐具使用

正确使用筷子。中华礼仪,筷子的使用也有很多讲究,父母可以和孩子讲讲筷子的起源,教给孩子正确使用筷子的规矩。

比如:筷子不能插在碗里;在饭桌上和人聊天时,不能用筷子点人;不要越过别人去夹菜;不能舔筷子;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时,要用公筷公勺。

餐桌礼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而使用公筷公勺,既是卫生健康的文明用餐方式,也是促进文明礼仪的一大助力。

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避免共同用餐时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可减少病从口入的风险。混用餐具最大的隐患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在疫情期间,避免混用餐具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筷子的涵义:筷子看起来简单,但就是简单的使用筷子,就可以让一个人显得很有教养,我们老祖宗发明了筷子,这种餐食道具可以用于各种食物,也蕴含着以不变应万变、以简单应对复杂的传统文化精髓,这也是我们必须要传承的。

进餐礼数

盛饭的时候一次不要盛太多;吃菜用筷子,不能用手抓;喝汤要用勺,端着碗慢慢喝也可以。已经夹到碗里的食物不要再放回去。

进餐要讲礼,不抱怨别人辛苦准备的饭菜,不做没礼貌的评论。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享受我们的每一顿饭,感恩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美味,感恩辛苦烹饪的家人。

用餐礼仪

  • 吃菜、喝汤不出大声音
  • 若进餐时打嗝、打喷嚏,说声“不好意思”、“对不起”
  • 不在餐桌上当众剔牙
  • 正确使用餐桌上的小毛巾和洗手盅净手
  • 吃饭时端坐,不抖动身体(晃腿)
  • 不宜在咀嚼食物时讲话
  • 在吃到鱼头、鱼刺、骨等物时,不随便往外吐或扔地上,需放在自己餐碟里,或放餐巾纸上。
  • 上菜“鱼不献脊,鸭不献掌,鸡不献头”
  • 上鱼应“头左尾右腹朝前” ,摆放于主宾面前

典故:鱼不献脊:有春秋战国时期“ 专诸剑刺王僚 ”典故。专诸事先将剑藏入鱼腹,献鱼时顺手将剑抽出,将王僚刺死。以后“献鱼不献脊”便成规矩。另外,鱼腹刺少肉嫩,味鲜美;脊背有鳍、刺多, 肉质硬,不肥美,因此“献腹不献脊”也表示对客人恭敬。

离席礼仪

餐毕离席前应主动与家人(主人)或同桌打招呼,说明情况,并请大家慢用。若是被宴请,餐毕离席前须向主人表示感谢,请主人有时间到自己家中做客,以示回敬。

争当文明市民
从践行文明行为做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