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哂之”到“与点”:小论《侍坐》章中孔子对弟子志向的评鉴之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哂之”到“与点”:小论《侍坐》章中孔子对弟子志向的评鉴之道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57696388_120886047/?pvid=000115_3w_a
《论语·先进》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章,记载了孔子与四位弟子围坐一起,畅谈各自的志向。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四位弟子各具特色的理想与追求,也深刻反映了孔子对他们志向的不同态度与评价。
在《论语·先进》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章中,孔子与四位弟子围坐一起,畅谈各自的志向。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四位弟子各具特色的理想与追求,也深刻反映了孔子对他们志向的不同态度与评价。通过文中的具体语句,我们可以细致入微地剖析孔子对四位学生志向所持的态度。
子路首先发言,他志在治理一个千乘之国,面对外患内忧,他希望通过三年的努力,使百姓勇于作战并懂得道理。子路的志向透露出一种果敢与担当,然而,他的表达方式却显得过于直率,甚至有些鲁莽。孔子听后“哂之”,这一笑并非对子路志向的否定,而是对他的性格脾气提出含蓄的批评。孔子认为子路虽然具备治理国家的才能,但谈话态度不够谦虚,有违儒家所倡导的“礼”。正如孔子所言:“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接着,冉有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他愿意治理一个小国,通过三年的努力使百姓富足。冉有的志向更加务实,他专注于经济民生,将政治上的大事留给品德高尚的君子去完成。孔子对冉有的志向给予了肯定,认为他具有经济家的风采,专注于富民强国,虽无政治野心,却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孔子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这一反问不仅是对冉有志向的认可,更是对他务实态度的赞赏。
热门推荐
色素痣到底该不该祛除?
谢灵运简介: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企业年金 职业年金
公对私转账的规定和限制:限额监管、合规途径与税务处理
手指出现皮下水泡怎么办?四种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隔了夜的蛋糕能吃吗
老年人夜间腿抽筋?补充这几种维生素可显著改善
游戏运营中如何预防外挂和作弊?
中国075型两栖攻击舰再现宫古海峡,075型舰为什么看上去更强大?
iPad王者荣耀显示设置调整指南
超豪华5大品牌售后调查:法拉利7年免费!兰博基尼最“吓人”
佛山注册公司后税务登记需要提交哪些资料?
冬季养蛇的管理技术介绍
春季7款养生茶饮,应对各种咳嗽与喉咙不适
手把手教你更换光猫:从购买到安装的详细教程
反函数与原函数的关系是什么
从构思到完成:撰写图书的全面过程
怀孕后是否需要避免一切剧烈运动?
秋季应吃些什么菜好?秋季蔬菜推荐!
我命由我不由天八字真谛:个人命运与天意的哲学探讨
解读比例控制阀原理符号及其回路
二胡的演奏技巧之滑音详解
职业经理人在职场中如何应对压力?有何建议?
公众号媒体认证需要哪些材料?如何有效运营自媒体账号以获取认证?
创业公司如何确定目标市场
能源转型与工业脱碳
绿色积分消费增值系统搭建开发指南
成都龙泉驿金龙长城:媲美八达岭的仿古建筑,配套现代游乐设施
1至2万买什么二手车最适合
膝盖疼痛对照表!快来看看你的疼有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