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辉煌到没落:温州打火机产业的兴衰启示
从辉煌到没落:温州打火机产业的兴衰启示
导读:曾经占据全球金属打火机市场80%份额的温州打火机,如今却只剩下百余家工厂在艰难维持。从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到如今的没落,温州打火机产业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阵痛与挑战。
打火机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东西,尤其是对于一些老烟民来说,身上时时刻刻都装着打火机,家里更是有一堆各种各样的打火机。而且现在打火机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不仅有防风的,还有电子的,还有复古的充气的等等。人们都认为这样的一个小玩意儿,没有什么科技而言,但其实想要做好一个打火机也是非常难的。
而就是这样一个小玩意,曾经为国人争得了荣誉,而且也养活了温州许许多多的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浙江温州这座靠海的小城就已经成为了著名的打火机之乡。几乎国内所有的打火机都是来自这里,而且有不少国家还会从这里进口打火机,浙江人硬是将一个小玩意儿变成了大买卖,可以说赚的是盆满钵满。
曾经在巅峰时刻甚至击败了日韩的打火机品牌,还和欧盟的许多国家展开了合作,这样的事情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小的奇迹。据说以前有一个日本打火机生产商前来温州考察。然而等到考察结束后,他却决定把日本的流水线全部停掉,将所有的订单都交给温州的工厂来代做。
温州人的性格注定了他们的传奇
温州位处于沿海地区,多山少土,使得这里的居民非常具有开拓精神,他们不拘泥于普通的农业生产,更喜欢做生意。这使得即使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对个人经济管控比较严格的时期,浙江对温州人的个人经济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这里的土地实在是过于贫瘠,人们想要吃饱肚子就不得不外出做买卖。而后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温州人更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大舞台,开始各显神通,在各行各业都有他们的故事以及传说。当时中国还没有自己的打火机品牌,在浙江温州有许多家庭式的小作坊,模仿日韩国家的打火机品牌山寨。
这样生产出来的打火机,外形上几乎和正版打火机一模一样,但是成本却十分低廉。因为都是家庭式的小作坊,所以他们的销售方式也比较传统都是熟人销售,这就导致他们的利润非常非常大,但是赚不了什么钱,但是对于当时的个人而言,赚的钱可以养活一家老小就足够了。直到有一个名叫李中坚的小伙子出现,彻底改变了浙江温州打火机的命运,更是将打火机一路带上神坛。
一个意外开启财富密码
李中坚的堂哥从上海回来告诉他,这种打火机在上海的销路非常好,而且售价并不便宜这使得他发现了致富的机会,他的堂兄弟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机遇,于是便订购了六万多只打火机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外贸公司,并且通过了各种认证,拿到了出口的资格。
后来又将这批打火机运到了欧洲,结果这批货迅速的被抢购一空,而且在上海当地也得到了非常好的反馈,通过这一次让李中间更加坚定了做外贸的野心。他觉得如果想要真正的站稳脚跟,就要拥有自己的工厂,所以在1992年的时候,他通过各种方法兼并了温州的多个家庭式的小作坊,正式开办了东方打火机厂,仅仅在头一年就赚了3000多万元。
小小的打火机背后却可以带动如此大的经济,这件事迅速传遍了温州,于是各种打火机厂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了。仅仅通过了几年的时间,当地的打火机厂便多达3000家,每年的打火机产量高达5亿多,只几乎霸占了全球金属打火机市场的80%,这使得温州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金属打火机产地。
短暂胜利的背后隐患
聚集效应使得温州制造打火机的技术突飞猛进,从刚开始简单的山寨模仿到后来无论是从工艺还是从品质上都和日韩的产品相差不多,而且在价格上更是只有日韩货机售价的百分之三十左右。这使得打火机产业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和服装、皮革、眼镜合起来成为温州经济的四大顶梁柱。
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风暴,却让原本热闹的打火机产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在2002年的春季,欧盟打火机协会开始了反倾销,温州当地的政府提醒生产商们要做好反倾销调查的准备,但是这对于李中坚而言,几乎便是直接宣判了死刑,因为他的生意很难再继续做下去了。
但是李中坚并没有就此妥协,他开始积极收集证据,并且邀请了专业的律师团帮助,最后他因为拿出了有理有据的证据,证实了温州的打火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没过多久,欧盟的官员便告诉他,他的打火机厂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证,这一次来之不易的胜利,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给所有的商家都树立了一个榜样,他们一样可以去争取自己的市场经济地位。
走向没落
短暂的胜利只是回光返照,温州的打火机商们迎来了真正的挑战,这是因为在2008年左右,温州的打火机生产将几乎都不做自己的品牌,都靠贴牌模式来赚取差价。因为没有自己的品牌,所以定价权已被外商掌握,而外商把价格压得越来越低,导致在打火机产业内出现了内卷。
打火机本身盈利点就非常低,都是靠量大来获得巨额的利润,但是因为外伤把价格压得过低,导致打火机厂赚到的钱越来越少。在刚开始的时候生产一个打火机可以赚到一元钱后来变成了五毛钱,到了最后生产一个打火机,甚至连一分钱都赚不到,这样的情况使得大量的打火机厂都倒闭了。
目前温州仅剩下100多家打火机厂还在运转,如果说之前的问题还可以解决,那是因为问题都是在外部产生的,而这次则是温州打火机的内部出现了问题,因为一直做贴牌,所以没有自己的品牌,自然也没有自己的核心优势,所以在激烈的市场中很难存在下来。温州的打火机没落也告诉我们,一味的山寨模仿是不会有前途的,只有独立自主发展才是进步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