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家解析:如何与青春期容貌焦虑和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家解析:如何与青春期容貌焦虑和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edu.021east.com/node2/jypd/n5/20240826/u1ai62287.html

8月15日19时,“联动育心 护航青春”第五届线上系列公益讲座第十二讲“与容貌焦虑和解——青春期的容貌焦虑”如期开讲。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华东片区)和12355上海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主办,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与兄弟院校联合承办。

本次讲座由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12355上海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专家工作室专家、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颜苏勤担任主持人。主讲人秦向荣博士是上海海洋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同时担任上海市阳光学者、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师(高级)以及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谌明举担任联合主持人。

讲座内容

容貌焦虑的内涵与表现

秦向荣老师从三个方面详细讲解了容貌焦虑:走进容貌焦虑、青春期容貌焦虑的原因、与容貌焦虑和解。她首先介绍了容貌焦虑的内涵、本质及社交属性,并列举了六个方面的外在表现,如“容貌的过度消极评价”、“反复确认外在是否得体”等。通过国内外关于容貌焦虑的调研数据,说明当下社会容貌焦虑持续上升的现状,以及普遍对自己外貌不满意、女生容貌焦虑水平比男生高、男生容貌焦虑的严重程度比较高等情况。

容貌焦虑的成因分析

秦向荣老师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了容貌焦虑的产生原因。内因主要包括“不美就不值得被爱”、“自我认同的需要”、“同龄人的攀比心和自尊心”、“期待他人的关注,害怕负面评价”四个方面。外因则包括“流行的单一审美”、“医美、减肥等过度营销”、“媒体、广告和社交平台影响”等。此外,她还强调了家庭环境与教育方式对容貌焦虑的影响、自我审美的局限性、自我客体化和自我差异化两项心理机制等内容,对容貌焦虑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度剖析。

应对方法与建议

秦向荣老师讲解了“外表焦虑量表”的使用方法,从发掘内在价值、调整行为与寻求支持等方面教授应对容貌焦虑的方法。她还带领大家一起模拟了“镜子冥想”的做法,引导大家正确认识个人形象,优化思维水平,提升对美的正确认知,减少青春期容貌焦虑的影响。

在互动答疑环节,针对观众提出的问题,秦向荣老师逐一讲解,并就“过于关注个人形象,是不是势必会影响学习成绩?”、“如何培养孩子对美的正确认知?”等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阐释。

听众反馈

教育工作者的感悟

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姚成刚老师表示,秦向荣博士的讲座运用案例、数据、调研等,对教育工作者、家长及学生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他认为,社会对美的单一化追求对青少年有巨大影响,秦博士的讲座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容貌焦虑的成因和本质。

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闫冬蕾老师认为,与容貌焦虑和解是青春期学生关于自我成长与蜕变的过程。秦博士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了容貌焦虑的成因,介绍了缓解容貌焦虑的方法,使大家对容貌焦虑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上海市奉贤中等专业学校李佳臻老师提到,中职学校的学生对自己的容貌关注度较高。通过这次讲座,她可以尝试从认知纠正、发掘学生内在价值、提供“镜子冥想”等方法和角度入手,正确引导学生寻找自洽和追求更好的自我的平衡点。

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倪含秀老师表示,秦向荣老师将容貌焦虑视为可以被理解的、有积极意义的现象,而不是错误的、可耻的。她结合时事及案例,深度分析了容貌焦虑的成因,引导大家用接纳、包容的态度客观地看待容貌焦虑。

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赵静老师分享了自己青春期的容貌焦虑经历,并表示通过讲座更深入地了解了青春期孩子容貌焦虑背后的原因,尤其是家庭环境与教育方式对他们的影响。她表示会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在品质、内在价值,让他们明白可以爱美,但不为容貌而焦虑。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温婷婷老师认为,秦向荣博士巧妙地利用了奥运会年轻运动员的生动案例,激发了大家对容貌焦虑话题的深刻共鸣。她不仅深刻阐述了容貌焦虑的积极层面,还深入剖析了容貌焦虑背后的复杂心理因素,呼吁社会、家庭和教育者共同努力,培养青少年对自我形象的积极认同。

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严菲老师表示,通过讲座首次关注到了青春期学生的容貌焦虑问题,认识到作为老师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理解真正的美丽并不仅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内心的善良、真诚和自信。

家长的感悟

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学生家长表示,家长应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认知和态度,告诉孩子美是多样的,外在的美丽可以复制,而内在的文化素养却不容易拥有。家长还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告诉孩子美是多样的,外在的美丽可以复制,而内在的文化素养却不容易拥有。与其花时间去纠结容貌问题,不如调整自己对美的认知,内外兼修,“腹有诗书气自华”更值得追求。自律的作息、健康的生活方式、得体的衣着妆容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幼儿园老师的感悟

颛桥镇学区日月华亭幼儿园高原老师表示,通过本次讲座,深刻地了解到容貌焦虑是指个体对自身容貌的消极认知、消极情感体验及相应的行为调控。现在我国青春期的孩子们普遍存在容貌焦虑,10%的孩子对自己的容貌感到满意,在全球属于中游水平。容貌焦虑体现了我们对美的追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审美感能够让人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领悟到别人领悟不到的内容,能够欣赏自然、社会和人的真善美,是面对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容貌焦虑的孩子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第一,心理暗示。容貌焦虑的人群需要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也可以进行一些心理暗示,从而提高自信心。第二,转移注意力。容貌焦虑的人群可能会频繁地照镜子、拍照,这样会更加地焦虑而陷入死循环,此时可以建议他做一些平时比较感兴趣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第三,适当改变。对于自己不完美的地方,可以适当做出一些改变,例如,学习化妆技巧,让自己的容貌更加美丽。第四,注意沟通。出现焦虑情绪时,可以跟身边的家人、朋友进行沟通,得到他们的鼓励,缓解负面情绪。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次伟大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愿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能满怀自信、心中有爱,向阳花开!

小学老师的感悟

颛桥镇学区田园外语实验小学陈晨老师表示,作为一名心理老师,在日常教学与辅导过程中会发现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容貌焦虑,秦向荣老师带来的这堂公益讲座让他受益匪浅。秦老师首先从容貌焦虑的定义、表现及其积极与消极影响带我们走进青少年的容貌焦虑。接着借助生活中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容貌焦虑的客观外因和内在的心理原因及心理机制。秦老师启发我们,可以通过发掘并实现其内在价值、练习正念冥想、行为调整与寻求支持,来引导青少年与容貌焦虑和解,真正地接纳自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