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朝时期的省部级正职、副职分别对应几品?都有哪些具体官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朝时期的省部级正职、副职分别对应几品?都有哪些具体官职?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5978891_121161302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官制体系系统完善、科学先进,能够有效分化和制衡大臣权力,助力皇权集中。作为封建制度的集大成者,清朝的"九品十八级"官制体系与现代公务员制度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清朝省部级官员的品秩和具体官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领导职务层次分为五级十等: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和乡科级,各级职务分正副。

作为封建制度的集大成者,清朝时期的官制体系系统完善、科学先进,能够有效分化和制衡大臣权力,助力皇权集中。清朝官制有
“九品十八级”
,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就具体职权和级别而言,现今的职务层次基本类似于清朝的品秩等级;公务员职务也能基本对应于清朝的具体官职。

省部级,分为省部级正职和省部级副职,即为国家部委、省级职位相对应的行政级别,属
“高级干部”
行列。那么,清朝时期的省部级官员,对应于几级品秩?又有哪些具体官职呢?

清朝的最具代表性的省部级领导,应该就是
“执掌一省行政”
,相当于现今一省省委书记的
“巡抚”
。根据《清史稿·职官志》的记载,清朝
“巡抚”
的品秩为从二品,也就是说,清朝的
“省部级正职”
应该对应从二品品秩;而正三品便对应
“省部级副职”


清代巡抚衙门内景

省部级正职对应的具体官职

在清朝的官制体系中,从二品对应的
“省部级正职”
级别多为中央官职,地方官职仅有
“巡抚”

“布政使”

“布政使”
,执掌一省财政、民政,基本相当于现今的省长。

中央官职中,有
“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六部侍郎”

“内阁学士”
,乃系
“内阁大学士”
的属官,辅助大学士、参与重要政务。有人认为清朝时期的
“内阁学士”
相当于现今的国务委员,但国务委员乃系国家级副职,级别更高。所以,
“内阁学士”
应该类似于现今的国务院秘书长,负责处理
“内阁”
的日常工作。


清朝“内阁学士”形象

“翰林院”
,基本类似于现在拥有省部级正职级别的国家社科院,而
“翰林院掌院学士”
,则类似于现今的国家社科院院长。

“六部”
,等同于现在的国务院部委,
“侍郎”
则是
“六部”
一把手——
“尚书”
的属官,基本相当于现今的副部长。只不过,清朝时期的
“尚书”
,品秩为从一品,相当于副总理兼部长,属于国家级副职级别;
“侍郎”
也就成为仅次于副国级的省部级正职干部。

省部级副职对应的具体官职

正三品品秩对应的清朝官职较多,于
“中央官职”
体系中,对应
“都察院副都御使、大理寺卿、通政使司通政使”
;于
“地方官职”
体系中,对应
“顺天府尹、奉天府尹和按察使”

“都察院”
,基本类似于现在的中纪委,而
“都察院副都御使”
,则等同于现在的中纪委副书记。

明清时期的
“大理寺”
和前朝历代有所不同,执掌
“平反重辟,以贰邦刑”
,负责对案件审理结果的复核,应该类似于现今的最高人民检察院。

“大理寺卿”
作为
“大理寺”
的一把手,应该类似于最高检检察长。


*“通政使司”
,负责负责内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诉等事项,基本类似于现在的国家信访局;而
“通政使”
就是国家信访局局长。

在清朝的
“地方官职”
中,一省的省级领导中,共有4个官职,分别为巡抚、提督学政、布政使和按察使。

常规而言,
“按察使”

“布政使”
同时作为
“巡抚”
的属官,应该拥有相同的行政级别,但
“布政使”
拥有
“凡诸政务,会督、抚议行”
的特殊权力,也就是能够参加省委常委会,应该是拥有常委职务的省部级正职。而
“按察使”
并不具备这项权利,只是一般的非常委省级领导,行政级别为省部级副职。


清代正三品(副部级) 孔雀补子

“按察使”
执掌一省范围的刑法之事,基本相当于现在的省政法委书记。

清朝时期的
“市级”
行政机构中,顺天府因为地处京畿重地、奉天府因为地处龙兴重地而拥有较高的行政待遇。所以,一般地级市一把手的行政级别为
“厅局级正职”
,而奉天府和顺天府一把手则为
“省部级副职”

所以,顺天府的一把手——
“顺天府尹”
和奉天府的一把手——
“奉天府尹”
,基本相当于现今副省级市的市长。

清代顺天府范围

充分借鉴和吸取了前朝历代的灭国之因后,清朝统治阶层创设了系统完善、科学先进的官职体系,有效地维护了其对中原地区长达200多年的稳固统治。清朝在官制体系建设上的成熟和先进,对于现今的公务员制度建设有着积极的、重要的借鉴意义。就此来看,清朝绝非一无是处;研究封建制度,清朝仍是最理想、最合适的朝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