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我在八十年代当后妈》为何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我在八十年代当后妈》为何集中"收割"大学生?
2024年春节档,一部名为《我在八十年代当后妈》(以下简称《后妈》)的短视频平台竖屏短剧火遍全网。这部82集、每集仅1分钟的短剧,凭借紧凑的剧情和强烈的爽感,成功吸引了大量大学生观众。截至3月4日,该剧在抖音的话题播放量已近9亿。这部"又土又爽"的短剧为何能俘获年轻观众的心?
《后妈》讲述了00后女大学生司念穿越回上世纪80年代,遇到离异带娃的养猪场老板周越深,展开了一段充满反转的恋爱故事。与以往"土味短剧"不同的是,《后妈》的受众主要是大学生群体。
《后妈》女主
这部短剧的成功,首先在于其精准的"快感迎合"策略。剧情设计上,每一集都安排了女主受委屈和快速反击的情节,每个复仇闭环用时不超两分钟。这种简单粗暴的编剧逻辑,却成功调动了观众的爽感。正如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慧所言:"这部短剧'爽'的绝对值不一定很高,但爽的门槛特别低,可以让观众一直爽——女主几乎不会让观众心里有一点憋屈。"
其次,该剧通过女主的性格设定,巧妙地迎合了当代年轻人的心理。女主不仅拥有当代互联网驯化出的价值观,还具备"整顿职场"的思维。这种设定让不少年轻观众产生共鸣,尤其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遭遇职场困境的年轻人。
女主智斗亲戚
此外,《后妈》还精准捕捉了年轻女性对婚育的焦虑。剧中"无痛当妈"的设定,既满足了年轻女性对母爱的渴望,又避免了生育带来的痛苦和风险,这种设定切中了当代年轻人在生育问题上的矛盾心理。
然而,这部短剧的成功也引发了一些担忧。有专家指出,这种快节奏、强刺激的爽剧模式,可能会消解年轻人的专注力,影响他们对真实生命体验的感知。正如杨慧所说:"短视频爽剧对年轻人专注力的消解,很难让人静下心来欣赏长文本,或者更深刻的内容。"
剧中男女主一起带孩子
这部短剧的成功,不仅体现了短视频内容创作的商业价值,也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心理需求和文化消费趋势。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娱乐性和商业价值的同时,也要关注内容对受众的影响,思考如何在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引导他们形成更加健康、全面的审美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