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未来15年重塑全球经济的18个关键“竞技场”,中国在多个领域具备优势!
麦肯锡:未来15年重塑全球经济的18个关键“竞技场”,中国在多个领域具备优势!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近期发布了一份重要报告,预测了未来15年将重塑全球经济的18个关键领域。这些领域涵盖了现有技术的延展和新兴领域,是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必须关注的"竞技场"。
回望2024,全球经济实现软着陆,但区域与国别之间分化趋势明显。发达国家工业生产低迷,新兴市场经济体相对繁荣,服务业引领经济复苏,旅游业表现突出。
展望2025,高成本、高债务、保护主义浪潮加剧和地缘政治风险不减等因素,都将影响着全球经济发展走向。
企业如何在震荡局势中洞察先机,稳抓高增长高活力的发展机遇?近期,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通过对现状及未来演变的分析,发现了18个将改变商业格局、重塑全球经济的关键领域。
到2040年,这18个关键领域将重塑全球经济,这其中既有现有技术的延展,亦有炙手可热的新兴领域,是立足未来者的必争之地,也是有志企业的主“竞技场”。
了解这些“竞技场”产生的时间、方式及演变进程,并预测它们可能影响社会的方式,能够提供观察社会进步曲线的独特视角,助力企业高管在“竞技场”中找对定位、夺取先机。
当前12大新兴领域及特点
根据麦肯锡的分析,经过过去20年的形成和发展,如今有12个“竞技场”塑造着当前市场格局。
包括:软件、半导体、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消费电子产品、生物制药、工业电子产品、支付技术、视频和音频娱乐、云服务、电动车和信息赋能的商业服务。
2005年,上述行业占全球经济利润的比例尚不足10%,而到2019年,它们已经占到全球经济利润总额的一半。与其他行业相比,当今的“竞技场”存在高利润、高投资、多创新、多巨头、市值集中且全球化程度高等六大特点。
1. 所占利润份额越来越大
2005年共创造了550亿美元的经济利润,占全球总额的9%。而到了2019年,各“竞技场”创造的经济利润总计达2500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一半。
2. 可吸引大量创新投资
2005年,美国企业的研发支出中有62%被用于上述领域及相关产业;到2020年,这一比例增至65%。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所占份额最大,其次是生物制药和软件。
3. 新晋企业接纳程度高
2020年,上述领域总市值的33%来自2005年的“局外”公司——也就是说,当年这些公司还不存在,或市值低于35亿美元,亦或是存在但尚未成为这些领域的主要竞争者。
4. 更容易催生出行业巨头
相比其他领域,它们更有可能孕育超大规模的全球性公司。2020年,这些领域总市值的74%由市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公司持有,而在其他行业,这一比例仅为47%。
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公司占“竞技场”总市值的50%,而在其他行业,这一比例仅为15%。
5. 行业集中度更高
来自云服务、消费电子、消费互联网、电动车和支付这5个领域的前10大企业至少占2020年该领域市值和收入的90%。
6. 全球化程度更高
平均而言,“竞技场”公司50%的收入来自公司所在地区之外,而非“竞技场”公司的这一比例仅为42%。
“竞技场”内的公司也更有可能成为跨国公司,68%的“竞技场”公司20%以上的收入来自本土之外。
潜在新兴领域的三大要素
1. 技术变革
那些能直接影响商业模式的技术,比如电子商务和流媒体,会触发业务模式的巨变,颠覆现有市场结构。例如,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创新催生了电动车的规模化量产。
2. 鼓励投资升级
公司若能利用投资扩大产能,同时从根本上改变和完善产品,即可提高其竞争地位并迅速赢得市场份额。当企业以这种方式强化自身能力时,往往能提升长期利润率,实现利润随规模增加。
这会让竞争对手也产生强烈的投资动力,促使双方进入“军备竞赛”模式,在此过程中,双方不断投资以扩大规模,又不断扩大规模以获取投资,导致能力也同步升级,这种模式能加快企业成长和市场份额跃升速度。
3. 规模庞大或潜力巨大的市场
“竞技场”的部分企业参与快速增长的市场,它们利用技术和商业模式颠覆式升级的优势,加速价值创造。
此当前的“竞技场”普遍根植于数字经济。信息处理和传播成本指数级下降,数字化也孕育了全球市场和规模化的分销平台。
软件驱动的商业模式可变成本低、网络效应强,为投资升级创造了效果显著的战场。
未来18个新兴领域
从经济影响看,我们预计到2040年上述行业在GDP中的占比将明显上升,对GDP增长总量的贡献率将达18%∼34%。
一类是当前“竞技场”的延续,包括电子商务领域、电动汽车、云服务和半导体。
一类是当前“竞技场”的细分市场,它们可能将从现有行业中突破出来,发展得足够大、足够快,衍生为新的“竞技场”,包括AI软件和服务、数字广告以及流媒体。
一类是可能演变成新兴“竞技场”的领域,值得企业关注,为参与未来发展早做筹谋,包括共享自动驾驶车、航天、网络安全、电池、电子游戏、机器人、工业和消费生物技术、模块化施工、核裂变发电站、未来空中交通以及治疗肥胖症及相关疾病的药物。
另外还有一类“准新兴市场”由于其增长前景或未来活力并不明朗,发展成为“竞技场”的可能性也相对较低,但这些潜在领域可能是未来的重大机遇。包括清洁氢、低碳材料、老年产品和服务、核聚变、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和基础设施、可持续燃料、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以及Web3(包括去中心化金融)。
中国在多个领域具备优势
全球各国在当前的12个“竞技场”里均各有所长,但美国和中国企业的优势尤为突出。按市值计算,当前身处这12个“竞技场”的企业中,总部位于中国内地的企业排名第二,市值占比达到17%。
从具体行业来看,当前中国在工业电子、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和半导体等领域优势尤为明显。在工业电子领域,中资企业市值占比超越美国。
从技术、投资和市场来看,因为中国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一直在促使中资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升级竞争力,并储备发展所需的大规模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