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员B证有什么用?安全员B证和建造师什么关系?
安全员B证有什么用?安全员B证和建造师什么关系?
在建筑行业中,安全员B证是项目经理必备的重要资质之一。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也是招投标过程中的必要条件。本文将详细介绍安全员B证的作用及其与建造师证的关系,帮助建筑行业从业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资质。
什么是安全员B证?
安全员A、B、C证是建筑行业的重要执业证书,其中:
- 企业主要负责人(A证):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总经理,以及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总经理等。
- 项目负责人(B证):通常由取得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并由企业法人授权负责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负责人担任。
-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证):包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及其专职工作人员,以及施工现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企业升级资质时,必须具备这些人员。
安全员B证有什么用?
安全员B证主要分为建设部、水利部和交通部三个部门颁发的证书:
- 建安B证适用于市政、房建、机电专业
- 水安B证适用于水利专业
- 交安B证适用于公路专业
B证的主要用途包括:
- 企业需要B证来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
- 挂项目或参加招投标时,需要用到安全B证
具体来说:
- 安全B证是招投标的必要条件,与二级建造师配套使用。缺其一均不能担任项目经理。
- 安全B证是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必要条件。各类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按照规定配备相应数量的三类人员,才能申请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书。
建造师和B证有什么关系?
二级建造师是执业资格证,证明了持证人具有担任项目经理的技能。而B证则证明了持证人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因此,建造师+B证=项目经理。
安全B证根据建造师专业的不同,也有所不同:
- 考了建筑和市政专业建造师,需要考住建厅的“建安B证”
- 考了公路建造师,需要考交通厅“交安B证”
- 考了水利建造师,需要考“水安B证”
总体来说,如果不打算当项目负责人,就没必要考B证。但如果你有升职的想法,或者想多些收入,那二建考过后,B证就可以开始准备了。
2024年安全员考试易错试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对建筑安全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 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
B. 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C. 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D. 造成损失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答案:AB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七十一条建筑施工企业违反本法规定:(1)不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2)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3)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储存可燃物资仓库的管理,必须执行消防()。
A. 安全标准
B. 技术标准
C. 管理规定
D. 操作规程
答案:BC
解析:第二十三条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必须执行消防安全规定。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储存可燃物资仓库的管理,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
A. 对
B. 错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 1
B. 2
C. 3
D. 5
答案:D
解析:【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或者明知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而不排除,仍冒险组织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5.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单位()的法律责任。
A. 相关人员
B. 责任人员
C. 主要负责人
D. 技术管理人员
答案:B
解析: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的,应处有期徒刑()。
A. 10年以上
B. 7年以上
C. 5年以上
D. 3年以上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的,应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其他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暂停或者吊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并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A. 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
B. 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
C. 百分之二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
D. 百分之四十以上至百分之八十以下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其他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暂停或者吊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并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二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具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现实危险的,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A. 监控
B. 报警
C. 防护
D. 警示
答案:ABC
解析: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具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现实危险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的;(二)因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场所或者立即采取排除危险的整改措施,而拒不执行的;(三)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未经依法批准或者许可,擅自从事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以及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等高度危险的生产作业活动的。
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年以下有期徒刑。
A. 4
B. 5
C. 6
D. 7
答案:D
解析: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0.《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试行)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对特别重大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造成4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或者120人以上150人以下重伤,或者1.2亿元以上1.5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的罚款。
A. 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B. 处1000万元以上1500万元以下
C. 1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
D. 2000万元
答案:B
解析:《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试行)第十七条:事故发生单位对特别重大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造成30人以上40人以下死亡,或者100人以上120人以下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1.2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罚款;(二)造成4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或者120人以上150人以下重伤,或者1.2亿元以上1.5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1000万元以上1500万元以下的罚款;(三)造成50人以上死亡,或者150人以上重伤,或者1.5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处1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罚款。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 1
B. 2
C. 3
D. 5
答案:C
解析:【重大责任事故罪】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方可上岗作业。
A. 岗位证书
B. 操作资格证书
C. 安全生产考核证书
D. 相应资格
答案:D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工会在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研究()。
A. 备案
B. 上报
C. 处理
D. 答复
答案:D
解析: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作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