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非遗美食:20种传统手艺,舌尖上的岭南文化
鹤山非遗美食:20种传统手艺,舌尖上的岭南文化
广东鹤山市拥有20项非遗饮食项目,从传统的烧肉到特色濑粉,每一道美食都凝聚着百年匠心。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其中10种代表性非遗美食,带您领略鹤山独特的饮食文化魅力。
上南烧肉制作技艺
上南烧肉制作由来已久,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传承已有百年历史。创始人源杰荣是鹤山雅瑶上南人。传统上南烧猪是土法的“柴炉烧猪”,要把烧猪做到好吃,选材、腌制、火候、插孔等工序每一个环节都非常关键,时刻要察颜观色并严格把关,烧制全程约两小时。
欧蕊荣 摄
用铁箍撑好猪身后,用钩子将腌制好的猪吊入炉进行第一炉20分钟焯烧。
2023年入选鹤山市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双合牛屎饼(牛史饼)制作技艺
“牛史饼”俗称“牛屎饼”,是双合当地一种传统的广式豆沙月饼。“牛史饼”制作包括九步,“选材、清洗、擂豆泥、炒豆泥、晾干、制作饼皮、包馅、烘制”整个制作过程保留了传统的人手制作,特别是炒豆泥的过程,非常考验制作师傅的技艺。制作选用的材料为纯天然材料,过程不添加防腐剂、添加剂,使饼食保留传统月饼的色、香、味。
欧蕊荣 摄
2023年入选鹤山市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宅梧濑粉制作技艺
濑粉是宅梧当地的传统小吃,深受宅梧人民的喜爱。每个地方的调粉配方、汤底、配料不尽相同,各具风味。勤劳的宅梧人民更喜自己动手制作濑粉,选用优质粘米粉,倒入大盆中,加水后不断搅拌,让其更加细滑,这是制作濑粉的前期工作,好的米糊浆是制作爽口濑粉的必要条件。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的濑粉,细致均匀且富有弹性,加上配料后淋上早已准备好的老火汤,一份爽口美味的濑粉就大功告成啦。
2023年入选鹤山市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宅梧粽子加工制作技艺
宅梧粽子加工技艺来源于漫长的农耕时代,且数百年延续不断。宅梧粽子有着独特的传统习俗,凡是喜庆的节日村民们一起包粽子,能加强大家的沟通联系,营造邻里守望的和谐氛围。宅梧粽子的制作工艺与其它粽子不同,除了外形、材料上的讲究,烹饪方法也不同。宅梧粽子一般用柴火灶,需要熬制7个小时以上,原料包括山泉水、糯米,五花腩、黄豆、绿豆和山姜叶。过去都是选用带壳的绿豆,如今考虑口感等因素,会将绿豆剥壳,这也成为粽子选材用材的一大特色。
2023年入选鹤山市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址山腊味制作技艺
腊味是中国民间喜爱的传统食品之一,也是人们相互馈赠的佳品,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址山当地受广佛文化的影响,很早在民间就有制作腊味的习惯,并形成了一批小作坊。址山腊味的主要产品包括原味腊肠、猪肝肠、腊肉、关刀肉、瘦肉干、猪头皮腊肉,腊鸭等。工艺流程有九步,分、割、切、粒、拌料腌制、灌肠、针板刺孔、扎草分段、索绳悬挂、清洗去脂、晾晒、风干。其中,腊肠的制作过程最为复杂,用漏斗套住肠衣,用人手把切好的肉迫入漏斗,经过漏斗灌入肠衣,塞满肠衣后,再用人手理顺,使整条腊肠均匀,最末端部分用绳子扎紧。
2023年入选鹤山市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址山煴蛋制作技艺
址山煴蛋是址山镇址山河两岸及周边地区一道民间传统特色美食,因其色香味俱佳而深受大众喜爱,是逢年过节、喜庆宴席必备佳肴。冷却后的煴蛋更加结实、可口、甘香,口嚼脆滑爽口、齿颊留香、回味无穷址山煴蛋是当地民众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无蛋不成宴”的习俗,传承煴蛋制作技艺、研究煴蛋的文化内涵
欧蕊荣 摄
18
2023年入选鹤山市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福伦堂传统龟苓膏制作技艺
20世纪30年代,顺德人伦廉因为抗战逃乱,到鹤山投亲。期间,从鹤山名医易巨荪的后代处得知龟苓膏的配方。抗战胜利后,伦廉把配方带回顺德。伦廉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一段时间,实践了从鹤山带回来的龟苓膏配方。福伦堂传统龟苓膏的特征主要包括:食材天然、品质上乘,传统配方、传统工艺,四季佳宜、老少咸宜,做法简单、做工考究。
2024年入选鹤山市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鹤山古劳鱼生制作技艺
食鱼生是古南越人和古疍民“生食”遗风之一秦以前,鹤山古劳属南越地,对于南越食俗传承较多,距今已有2000多年。古劳是水乡,盛产塘鱼,且气候湿热,古劳先民长期傍水生活,特别喜欢爽滑鲜嫩、口感清爽的食物,食鱼生成了饮食习惯,也成了他们的最爱。古劳鱼生从选材到工艺都十分严谨,选鱼、放血、刮鳞、开膛,去皮、切鱼片、摆碟等都非常讲究,制作工艺相当复杂,制水、盐度调节等多个环节有较高技术含量。尤其是切鱼片,鱼片一定要切得薄,做到入口即化,清脆爽甜。芝麻的香、荞头的酸,加上尖椒的辣、萝卜丝的爽,更衬托出鱼的鲜嫩清甜,加上淡淡柠檬香,回味无穷!“捞起捞起,风生水起”
2024年入选鹤山市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指尖上的非遗,岁月里的故事非遗之美,世代相传弘扬传统美食文化用舌尖上的非遗,讲好鹤山故事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最喜欢的鹤山非遗美食一起“识食”舌尖上的鹤山非遗快点赞、收藏、转发让它们被更多人了解、喜欢吧!
本文原文来自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侨味非遗、鹤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整理:鹤山市融媒体中心(鹤山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