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显微镜LP100在中药显微鉴定中的应用
偏光显微镜LP100在中药显微鉴定中的应用
偏光显微镜在中药显微鉴定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它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观察具有偏光现象的显微特征,还能有效区分各种中药材的显微组织,为中药鉴定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中药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植(动)物药材内部的细胞、组织构造及细胞内含物,明确其显微特征,从而达到鉴别目的的一种鉴定方法,是中药四大传统鉴定方法之一[1],具有简便、经济,并适用于破碎、粉末中药的特点。1977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了药材显微鉴定[2],之后显微鉴定被广泛应用于药材和中成药的鉴定,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显微鉴别更是达到2140项[3]。然而随着显微鉴定被广泛列入中药材、中成药的鉴别项下,显微鉴定又需要操作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得显微鉴定成为检验人员的负担。
近年来,偏振光显微镜(即偏光显微镜)利用其观察特定目标显微组织快速准确的特点而得到关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中药显微鉴定中,可明显提高显微鉴别的效率和准确率。在偏光显微镜正常光和偏光状态下对比观察不同性质的植物细胞壁及细胞内含物、部分动物药和矿物药的显微组织特征,采用显微镜数码成像系统拍摄,以期为偏光显微镜在中药显微鉴定中的应用提供据。
偏光显微镜用于检测具有双折性的物质,它与正常光显微镜不同之处在于其光源前有偏振片(起偏振器),使进入显微镜的光线为偏振光,镜筒中装有另一偏振片(检偏振器,一个偏振方向与起偏振器垂直的起偏振器);偏光显微镜的载物台可以旋转,当载物台上放入单折射的物质时,无论如何旋转载物台,由于两个偏振光是垂直的,显微镜里看不到光线,而放入双折射性物时,由于光线通过这类物质时发生偏转,因此旋转载物台便能检测到这种物体[1];显微观察时有偏光现象的显微特征在暗视野下犹如黑夜里的星星,可以被快速准确观察到,因此可以提高显微鉴别的效率和准确率。
木质化细胞壁如木质化的导管、纤维、石细胞具有强烈偏光现象,偏光镜下具有特殊的彩色光泽,亮度与木化程度成正比;木栓化或角质化细胞壁及纤维素细胞壁,在暗视野中无偏光现象,但在起偏振器和检偏振器非正交状态下有微弱偏光现象。
细小淀粉粒在普通显微镜下与细小的油滴或糊粉粒等不易区别,特别是在大处方中成药显微鉴定时即使用碘试液染色后观察也易受其他有色显微组织碎片的干扰,而在偏光显微镜下淀粉粒清晰可见,脐点处呈十字交叉形,染色后偏光现象依然存在,但加热糊化后偏光现象消失,检查淀粉粒时可利用该性质在暗视野下排除其他不具有偏光现象易混物质的干扰,在大处方中成药的显微鉴定时,利用淀粉粒偏光现象不需染色即可快速发现细小的或散在植物组织中的少量淀粉粒。草酸钙结晶在偏光下均具有明显的偏光现象。
草酸钙结晶在偏光下均具有明显的偏光现象。碳酸钙结晶因晶体排列不同出现不同的偏光现象,晶型排列整齐的碳酸钙结晶无偏光现象或仅有微弱偏光现象,晶型排列没有次序的碳酸钙结晶则会呈现出不同鲜艳色彩。
矿物药因其大多为结晶矿物,具有明显偏光现象,利用偏光显微镜对硅化合物类、钙化合物类、铁、砷化合物类、钠盐类、汞化合物类等常用矿物药进行显微鉴定。
朱砂极细粉在正常光下显鲜红色或暗红色,在中成药制剂中极易与其中的成分混淆,但偏光下呈鲜红色并带光泽,易于检出。
雄黄粉末在正常光显微镜下呈橙黄色,无光泽,在中成药制剂中易与树脂道或其他黄色物质混淆,偏光下断面显彩色光泽,易于检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药不仅在治病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功效,而且在药膳食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中药成分复杂、来源广泛,如何鉴别真伪至关重要。偏光显微镜仪器价格低廉,在中药材和中成药检测中可快速找到有偏光的显微组织,特别是将偏光显微技术引入大处方中成药的显微鉴定中能快速排除无偏光现象干扰物,准确找到有偏光现象的目标物。今后,如能扩大偏光显微镜在中药材、中成药显微鉴别中应用的普及率,将给检验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