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教我的【人生设计课】
斯坦福大学教我的【人生设计课】
如果你的人生,在你孩童的时候,就已经有帮你开始设计了。那你现在的人生又是怎样的?
这是我看完这《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后,最大的感受。
之前听一位上市公司CEO分享,他根据自己对社会、对世界、对人生的认知,在他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规划,需要获得的技能,并不断训练。
比如在1-3年级的时候,训练如何发现问题。像去学校的路上,会经常问女儿,观察到了什么。并用问题引导她,为什么周一早上要更早去出门上学?通过问题引导观察现象。
然后在4-6年级时,训练她如何思考问题。为什么周一路上车很多?可能有哪些原因造成的,为什么会有这些原因?
在初中的时候,训练如何去解决难题。
在高中的时候,训练如何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在大学的时候,训练如何处理各类关系。
刚工作的时候,训练如何让别人为我所用。
但你没有这样一位上市公司的CEO爸爸,你该如何规划你的人生,训练所需的技能;
你自己也不是一位上市公司的CEO,你该如何规划你孩子的人生,去训练所需的技能?
那真的非常推荐你去看这本《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位跨界的设计师——苹果公司前员工比尔·博内特和戴夫·伊万斯。
这门课是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帮助很多人找到了重启人生的方法。
我们大多数人的思路路径,都是工程学的思维,即碰上现实问题与自己想的不一样时,就会非常痛苦。
而如何运用设计学的思维,你会发现,任何问题都不是唯一最优解,因为在设计师的眼中,永远还有更好的方式,更多的可能性。
这就是《斯坦福大学人设设计课》这本书的核心思路,像设计师一样,去设计你的人生,尝试足够多的可能性,才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足够的试错,让你获得更确定的人生。
书中总共讲了5个步骤,来设计你的人生。
第一步:校准人生平衡
你可以把你的人生当做一段飞行旅程,而你是这段航程的驾驶员,如果当前的操控已经让你感觉到失力,说明你已经处在一种失衡的状态里面了。所以第一步,要先校准平衡,调整人生的平衡感。
怎么做呢?
用到两个参数:人生观,工作观。
所谓的人生观,就是你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你是如何与家人朋友相处的,又是如何与这个世界建立链接的。
所谓的工作观,就是你觉得工作的意义是什么,你喜欢的工作什么样子,把你的人生观和工作观写下来,想一想他们两个能不能互补?能不能互相促进?
比如你的人生观,你认为陪伴家人有很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因为工作太忙了,以至于很久都没有回老家了,很久没有好好陪爸妈吃一顿饭来,那我猜你会因为这种不一致性而产生压力。
所以这第一步就是为了让我们搞懂一件事儿,人生观和工作观必须要具备一致性,只有当他们达到和谐一致的时候,你所相信的才是你所做的,你的人生意义感和幸福感都会提高,你的人生航程,就会在平稳舒适的状态下航行。
第二步:评估目前的生活
在出发之前,还要先明确自己当前所处的位置,评估好当前的生活
怎么做?
需要用到一个仪表盘工具,它将生活分成四个方面:健康、工作、娱乐和爱,从0到满分。在每个仪表盘标出你现在的位置。
人生在不同的阶段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对于单身青年来说,工作和娱乐可能占据了很大的比重,那中年人可能在这个健康方面会投入的关注度比较多。那像我呢,一个10年的职场老炮,健康和工作几乎成了我的全部中心。
你可以先评价你当前的仪表盘现状,再画出一个你理想的、可行的仪表盘的状态,好好想一想,如果理想仪表盘实现了,生活会有哪些不同?
然后接下来的一周,你会开始做哪些事儿,以及停止做哪些事,让自己更加的贴近你理想中的仪表盘。
注意,人生的仪表盘它没有标准答案,也不是说每一项咱们都得满分,那个就是最好的,它只是你定期自我监测的一个工具,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如果说出现非自愿的失衡,那你就得采取行动,自我调试了。
第3步,绘制适合的航线。
一条适合你的航线会让你的人生旅途精力充沛。
怎么找到它?
又有一个工具,叫做【美好时光日志】,事无巨细的记录好,你所参加的活动以及你的感想。通过这份日志你会看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这个事,是为你绘制人生航线提供重要的线索。不断回顾你的美好时光日志,分析在做每件事儿的时候,你的投入状态和精力状态。
如果做某件事儿让你感觉到全神贯注,而且精力充沛, 那你就把它作为你的航线,去做那些能够让你达到心流体验的事儿,这个心流体验就是你无比投入,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的事情。
就像我在看书写文章的时候,会完全忘记了时间过去了多久。
去做那些能够增强你能量水平的事儿,尽量远离那些消耗你能量水平的事儿,
第4步,制定奥德赛计划,
奥德赛计划也叫做设计多种人生计划。它让。你尽可能畅想人生多种可能性。
你可以设计三个你的人生剧本:
第一个就是针对你已经在做的事情做一个延展性的设计,
第二个当你无法从事现在的事业的时候,你会想做什么?
第三个就是在不考虑时间和金钱的前提下,你想要做的事情,想过的生活什么样子。
用三个词去概括这三个剧本的基本基调:
第一个【风平浪静】,现在的延长线;
第二个【推倒重来】,直接打翻了;
第三个【所向披靡】,是一个奇迹版本的自己用这张表去设计你的人生剧本。
每个剧本,都是一个五年计划,从第一年到第5年要做什么,无论是对工作还是生活的规划,都可以写在上面,为这个五年计划呢,拟定一个标题,描述计划的核心内容,再围绕这个计划提出3个问题,最后完成仪表盘上的评估内容,计划所需的物力、你的喜爱程度、自信心以及一致性。
第5步:原型设计及体验。
设计师在设计一个产品的时候,通常会先做出一个产品原型,然后不断的改进创新,一步步的把产品做得更好。
设计人生也是这个思路,打造一个原型可以让你快速的获得反馈,提早体验失败,发现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从而更快的去逼近目标。
怎么样设计原型呢?去体验!
体验的方式很多,假设你花一天在你喜欢的行业里面进行观摩,或者是你自己创建一个测试项目实验一周,又或者是花3个月到这个行业里面去实习。
通过体验获得一个与未来生活方式直接接触的机会,边走边做低成本试错,这样当你真正的开始重大投入钱,就不需要太顾虑风险了,因为你可以在体验当中呢,进行自我调整和适应。
以上就是《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注意,这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儿,把今天制作的仪表弹劾奥德赛计划收藏起来,每过一段时间咱们就得拿出来看看,复盘或者是调整,这才是设计思维的真谛。
世上至少有两种游戏,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而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享受过程为目的。
看完这本《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我真的就意识到来,人生就像一场无限游戏,而我就是这场游戏的设计师,如何让游戏变得精彩,需要我自己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