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丨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丨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作为盛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他的粉丝遍布大江南北。与他并称“李杜”的杜甫,更是他的超级迷弟,经常在诗中表达对李白的思念和敬仰。李白何以圈粉如此?当然得用实力说话,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二十四岁持剑游天涯,一边旅游一边写诗作文,堪称大师级驴友。
《春夜宴桃李园序》就是他旅居安陆(今湖北孝感下辖管理的一个县级市),和众兄弟在春夜宴会时所写。这是一篇典型的古代宴饮序文,以抒情为主,兼叙宴饮的场面,展现了文人学士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原文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译文
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时间的过客,死与生的差异,就好像梦与醒的不同,人生变换无常,不可究诘,得到的欢乐,又能有多少呢!古人夜间执着火炬游玩实在是有道理啊,况且春天用艳丽景色召唤我,大自然把各种美好的形象赐予我,使我们文思焕发,我们相聚在桃李盛开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
弟弟们英俊优秀,个个都有谢惠连(谢惠连,南朝诗人,少年聪慧,和他的族兄谢灵运同称“大小谢”,诗名较大 )那样的才情,而我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灵运(谢灵运,南朝诗人,谢玄的孙子,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他的诗描写山水名胜,颇多佳句 )。清雅的赏玩不曾停止,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快速地传递着酒杯醉倒在月光中,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倘若诗未吟好,就要按照当年石崇在金谷园宴客赋诗的先例,谁咏不出诗来,就罚酒三杯。
赏析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他天性浪漫,为人豪爽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曾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供奉, 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春夜宴桃李园序》全篇百余字,紧扣题目,字字珠玑,句句溢彩。文章虽短,然跌宕有致,风格清俊潇洒,语言流畅自然。文中不管是记时、记地、记人、记事,都充满着进取精神和生活激情,诗人把这种精神和激情,融合到手足亲情中来,抒发显得真挚而亲切,充实而欢畅,神采飞扬而又充满生活气息。
此篇开篇即气势博宏,反映了诗人的个性与豪迈文风:“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天地宇宙,包容万物,之于永恒,而在浩渺的宇宙空间,人的历史又何其短暂,时光飞逝,百代犹如匆匆过客,人,就更渺小了。从对天地、光阴的思考起笔,发出对天地、万物、人生的感喟,思绪像脱缰的野马驰骋与浩瀚广袤的时间和空间之中,表达出他潇洒出尘,超凡脱俗的风度。
诗人二十岁离家闯荡社会,怀着“安黎民”、“济苍生”的雄心壮志,却到处碰壁,遭遇坎坷,理想难以实现。诗人感到人生变化无常、漂浮不定、虚幻如梦。这就是他感慨良多,发出“浮生若梦”叹息的原因。所以他才不无悲怆地说:像今夜兄弟欢饮,还会有多少次呢?李白是在用自己对自然、生命的感悟激发读者的认同,并要大家享受自然、享受生命,及时行乐。
清·林云铭在《古文析义》卷十中品论此篇:大意谓人生短景,行乐犹恐不及,况值佳辰,岂容错过。寄情诗酒,所以为行为之具也。青莲全集,强半是此段襟怀。此副笔墨,若出他手,则锦心绣口,不可多得矣!清·吴楚材等在《古文文观止》卷七中点评此篇:发端数语,已见潇洒风尘之外。而转落层次,语无泛设;幽怀逸趣,辞短韵长。读之增人许多情思。”现代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画家霍松林在《古文鉴赏辞典》中点评道:确是别开生面,“自是锦心绣口之文”。
《春夜宴桃李园序》洋溢着蓬勃旺盛的春的气息,光明洞彻,爽朗不尽,将生活升华到诗的高度。在桃李芬芳的春夜里,与自己的几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烟的园中,众人谈笑风生,摆酒设宴,四处春花飘香,清风轻轻拂来,席间各赋新诗,作不出诗来的要罚酒三杯,一时间笑声盈盈,确是人生一大乐事。
抒发了诗人李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以及对兄弟们和睦友爱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和及时行乐的思想。需要指出的是,这篇序流露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感伤情绪,及时行乐”多多少少都有些消极。这种消极情绪,是封建时代空怀壮志而命运坎坷的文人墨客常见的思想特征。但就全文来看,大笔开篇,情调渐次降低,作为一种结构铺垫,却能有力地突出月夜宴饮的欢乐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