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建筑之沧浪亭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建筑之沧浪亭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14/08/43806054_1146734810.shtml

沧浪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一齐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是苏州现存最古老、面积最小的园林。2000年,沧浪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增补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沧浪亭的故事

苏舜钦,北宋开封人,因支持范仲淹改革遭排挤,失去官职后流寓苏州。在苏州,他购得城南荒废园林,以四万贯钱重建,傍水建亭,取名“沧浪亭”,名字来源于《楚辞·渔夫》中的名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苏舜钦自号沧浪翁,撰写《沧浪亭记》,沧浪亭后来成为他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精神家园。

空间布局

全园占地约1.1万平方米,空间结构分明,大致分为北部临水区、中部山体回廊区和南部大型建筑庭园区。

空间序列

园林的空间布局通过“放”与“收”的变化,引导游人的游览路线和视线。从园外围的景色因水而起,到园林北面的入口,通过一道石桥和一湾池水,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漏窗设计

沧浪亭拥有108种不同式样的漏窗,通过其独特的镂空图案,为游人提供了似隔非隔、似隐非现的观景体验。漏窗的设计巧妙地将光影与园林景观结合,随着游人的移动,景色也随之变化,创造出“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动态美。

复廊特色

沧浪亭的复廊依山势而建,通过曲折的长廊巧妙地连接了园内各个亭榭,也将园内山水与园外的景色融为一体。特别是沿池塘建造的复廊,不仅提供了遮风挡雨的行走空间,而且通过复廊上的漏窗实现了内外景观的相互渗透。

借景艺术

复廊的设计使得园外的水域与园内的山石形成了独特的借景关系。这种设计手法拓展了游人的视觉空间,丰富了赏景内容,使得园林的空间感得以无限延伸,增加了层次感和深远感。

空间层次

通过漏窗和复廊的结合,沧浪亭在有限的园林空间内创造出丰富的视觉层次和空间深度。游人在园中穿行,可以体验到由封闭到开放,由狭窄到开阔的不同空间感受。

沧浪亭的这些设计特色,不仅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湛艺术,也体现了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使沧浪亭成为苏州园林中的一个独特而珍贵的范例。









古木参天,翠竹环绕,
沧浪之畔,心随水遥。
清风徐来,吹散尘世烦恼,
月映池中,波动着千年的梦潮。
亭立山巅,俯瞰尘世繁华,
一池碧水,洗净心灵尘埃。
漏窗透光,斑驳陆离,
映照着岁月,静好如斯。
复廊曲折,步移景异,
每一步,都是诗行的起承转合。
竹影摇曳,伴着清风的低吟,
诉说着沧浪翁,超脱尘世的情操。
明道堂前,古意盎然,
五百名贤,石壁间沉默的诉说。
翠玲珑里,日光穿透,
照亮了文人墨客,笔下的春秋。
沧浪亭啊,你是历史的低语,
在每一砖一瓦,每一石一木。
你是岁月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
在江南的水乡,静静流淌着古韵悠悠。
在这古亭之中,我寻觅着,
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文人的足迹。
在这山水之间,我感悟着,
那份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宁静。
沧浪亭,你是一首诗,
吟唱着江南的温婉,岁月的悠长。
在这古韵悠悠中,我愿化作一缕风,
轻轻掠过你的心房,带走所有的忧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