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年轻时超重或肥胖,55岁前发生卒中的风险升高
女性年轻时超重或肥胖,55岁前发生卒中的风险升高
《Stroke》期刊最新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年轻时超重或肥胖的女性在55岁前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显著升高。这一发现强调了维持健康体重对于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女性群体而言。
2024年6月6日,《Stroke》(IF=8.3)发表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成果,旨在确定年轻时的体重指数(BMI)对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4岁或31岁时超重或肥胖的女性,55岁之前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升高。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1966年芬兰北部出生队列(Northern Finland Birth Cohort 1966;NFBC1966),这是一个前瞻性队列,包含12055名孕妇及其12058名婴儿的数据,这些婴儿的出生日期均为1966年。排除未获得知情同意的参与者和14岁前患有脑血管疾病的参与者,本研究纳入了队列的10491人(女性5185人)。研究在参与者14岁时,通过问卷收集了9608名参与者的BMI数据;在31岁时,收集了8294名参与者的BMI数据。大多数参与者(n=7411)在两个年龄段均报告了BMI。研究随访至参与者首次发生脑血管疾病、死亡或移居国外,或到2020年底。
研究结果
自 14 岁起,随访时长为 372675人年;自31岁起,随访时长为189093人年。平均随访时长为:14 岁起为38.8 年(SD,6.1);31岁起为22.8 年(SD,3.1)。
在随访期间,共452人(4.7%)发生了脑血管疾病,其中141例(31.2%)为缺血性卒中;180例(39.8%)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1例(11.3%)为蛛网膜下腔出血;32例(7.1%)为脑出血;48例(10.6%)为其他脑血管疾病事件。
青春期BMI与脑血管疾病的关联
女性14岁时超重与随访期间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HR=2.49;95%CI 1.55–4.00),特别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2.49;1.44–4.31)。但在14岁男性中没有发现类似的关联。
图. BMI与55岁以下人群脑血管事件的关联
性别-BMI交互作用显示,14岁超重相关的脑血管疾病风险,在女性中显著高于男性(Relative Hazard Ratio [RHR]=2.09;95%CI 1.06–4.15)。
图. 55岁以下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女性相比男性)
青年期BMI与脑血管疾病的关联
女性31岁时超重与随访期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HR=2.13;95%CI, 1.14–3.97)。同样,女性31岁时肥胖与任一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
- 脑血管疾病:HR=2.84;95%CI 1.55–5.19
-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HR=2.67;95%CI 1.26–5.65
-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HR=3.49;95%CI 1.13–10.7
男性31岁时肥胖与随访期间出血性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HR=5.75;95%CI 1.43–23.1)。此外,在男性中未发现其他关联。
图. BMI与55岁以下人群脑血管事件的关联
31岁时肥胖相关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风险,在女性中显著高于男性(RHR =6.69;95%CI 1.36–35.7)。
图. 55岁以下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女性相比男性)
总结与讨论
本研究探索了青春期和青年期BMI与早发性脑血管疾病的关联。结果显示,女性在14岁或31岁时超重,后续发生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女性的高BMI与脑血管疾病的关联要比男性强得多,在男性中,青春期或青年期的BMI与早发性脑血管疾病存在关联的证据有限。
对于男性和女性间的差异,有一些可能的解释:女性超重与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更强,可能是由于女性和男性在性激素和青春期时间上的差异。有关女性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影响的研究相对有限,但丹麦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雌激素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无关。以往一些研究显示,初潮年龄提前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但并非所有研究都有相同的发现。众所周知,超重女性的初潮年龄更早,但将初潮年龄、超重和脑血管疾病联系在一起的因果途径仍需要探索。
这项研究的局限性在于:首先,成年早期的脑血管疾病相对少见,尽管该研究拥有大量基于人口的队列和广泛的随访数据,但只记录到452例脑血管疾病。其次,BMI的常见问题是其不能测量身体成分或脂肪分布。第三,BMI 是基于参与者自我或父母报告的身高和体重。第四,研究没有青春期和青年期的完整BMI 数据。最后,研究对象非常单一,而且全部是芬兰人,因此研究结果的外推性有限。
参考文献:Stroke. 2024 Jun 6. doi: 10.1161/STROKEAHA.123.045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