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东莞虎门:销烟之外的风景与人文
再访东莞虎门:销烟之外的风景与人文
虎门,这座位于东莞的小镇,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而闻名。作为中国镇级GDP前三的地区,虎门不仅承载着近代史的开端,更是改革开放的重要节点和大湾区的中轴线。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虎门的历史、文化和美食,展现这座小镇的独特魅力。
历史遗迹与文化传承
虎门大人山是清代广东海防的重要军事据点,建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山上建有广东水师提督署,曾是广东海防的最高指挥部。水师提督署原在威远岛,明末清初与海盗激战后,迁至易守难攻的大人山。
虎门有三尊林则徐雕像,其中大人山的一尊位置最高,且林则徐身着文官服饰却佩带宝刀,这一形象较为罕见。大人山附近有古城墙,远处可见多处鸦片战争时期的炮台遗址,如威远炮台和沙角炮台。
山下是林则徐禁烟遗址,山上拟建成开放公园,"虎门雄风"四个大字气势磅礴。
现代文化设施与人文精神
虎门图书馆由蒋光鼐于1933年创办,馆内设有朱执信纪念碑,以纪念民主革命家朱执信。朱执信被誉为"孙中山的助手与文胆",牺牲后由孙中山先生创办了广州市执信中学以示纪念。
馆内原馆门楼的字迹已被抹去,留下空白。蒋光鼐纪念馆的志愿者讲解员钟少桃分享了蒋光鼐的生平事迹,他追随孙中山,成为抗日名将,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纺织部长。他对故乡虎门感情深厚,创办了虎门医院和虎门中学。
地理位置与自然风光
虎门大桥横跨伶仃洋和狮子洋,桥边是关天培战死的威远炮台,桥的另一头是广州南沙区。夜幕降临,灯火点点,伶仃洋往事如烟,不禁让人想起文天祥的诗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美食文化
虎门海湾是咸淡水交汇处,退潮时可见海鲜,孩童常下去捡拾。当地特色美食包括省非遗技艺制作的白沙腊鸭、腊鸭肠蒸水蛋、西洋菜鸭肾汤等。其中,焗膏蟹肉饼是虎门的特色招牌菜,猪肉与海蟹完美结合,口感独特。白灼本地麻虾、头菜丝蒸籽鱼、金针红枣蒸斋鱼等,尽显咸淡水海鲜的别致风味。炸云吞金黄灿灿,虎门云吞皮煮炸有别,相当讲究。煲仔腊味饭尽显虎门腊味风采,咸香可口。
虎门,这座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小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美味的特色美食,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里不仅是近代史的见证地,更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