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美食:灵魂汁子,浇~给~
临夏美食:灵魂汁子,浇~给~
“浇给”
该梗出自视频博主“敦煌老马”
每次吃羊头浇辣油
都会有一句“浇给”口头禅:
“朋友们,简简单单吃个羊头
倒上老马家的满口香椒盐
倒入烫烫的菜籽油
灵魂汁子浇给”
甘肃是中国的五大牧区之一,从祁连山地到黄土高原,从河西走廊到甘南草原,羊群的身影随处可见。羊肉早已融入甘肃人的日常,手抓、涮羊肉、烤全羊,在吃羊这件事上,甘肃人素有“囊括宇内,并吞八荒”的豪迈气势。没有一只羊可以活着走出甘肃,因为甘肃人民对于吃羊,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而在临夏,有一半美食是蕴藏在羊肉里的:一口热乎乎的羊杂汤,一盘细嫩绵软的手抓羊肉,一份元气满满的涮羊肉,一只外酥里嫩的烤全羊……
东乡手抓
东乡羊肉在历史上就很有名气,早在南北朝前后,就是帝王的贡品,到了明代还有“贡汤羊87只”的记载。临夏州东乡县属温带半干旱气候,这里山大沟深、干旱少雨,牧草水分少但营养丰富。在沟壑梁峁间散步、健走的东乡羊吃的是野生野长的百草、喝的是太子山的天然矿泉水、听的是临夏花儿……肉质自然上乘。
石锅羊肉
在临夏,石锅羊肉可是备受喜爱,在煨制过程中,石锅中的微量元素会溶解到汤汁中,经过时间和耐心,细火慢炖,石锅中的羊肉绵软入味,汤底清透,味道鲜美,入口绵软,后味醇厚持久。
羊肉面片
一碗羊肉面片,揪出的面叶如手指甲那么大薄而匀称叫作"指甲面片""雀儿舌头",来上一碗简直满福,羊肉面片是临夏人最喜爱也是最普及的面食,没有之一。吃完手抓羊肉再来一碗热乎乎带汤汁的羊肉面片,让你的胃瞬间满足又舒服,羊肉配尕面片,临夏美食中最绝配的搭档,管饱又营养。
炕锅羊肉
炕锅羊肉的味道同烤羊肉、手抓羊肉的味道大不相同,其特殊就在于制作的容器“炕锅”会把食物中多余的水分吸收掉,食材会更加地入味。烹饪时肥瘦相宜的番羊肉,要用中火煮熟,油炸过程中需特别掌握火候和油温,用专门的大炕锅做出的炕锅羊肉,肥嫩鲜美,肉质劲滑,回味无穷。
铜锅涮肉
临夏人偏爱羊肉,吃法则偏爱涮肉。要想吃涮肉吃得惬意,舒服又规矩,还得满足这几点要求:首先必须得是铜锅,中间加木炭的那种。清汤锅底上桌,铜锅喧嚣,羊肉别一股脑倒进去,慢慢来,涮几下变色即熟,蘸着小料吃。吃下一盘盘鲜嫩的羊肉,回头再抿一口香浓的甜茶,这大概就是能让人满意的生活了。
羊肉瓠茄
各种食材香味相互融合、浸润、渗透,羊肉的肥嫩鲜美,茄子的软糯鲜香,瓠子的细绵清润交融出无与伦比的口感,出锅时再加入生抽、味精调味后将烀好的茄子从锅中拿出,一个一碗再浇上瓠子臊子。小味碟佐以蒜泥、油辣椒、临夏香醋为蘸料,将茄子用筷子撕开一绺在味碟中一蘸,酸辣爽口、鲜香的汁水充满了整个口腔,瞬时间所有的味蕾便开始兴奋、舞动,再配以新鲜的花卷或馒头,奇珍异馐不过如此。
胡辣羊蹄
羊蹄筋富含胶原蛋白,具有滋补养颜的功效。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将羊蹄筋先煮熟,然后切成小块,再加入辣椒、花椒等调料搅拌均匀,最后蒸煮至入味。这样烹制出来的糊辣羊蹄,色香味俱佳,咀嚼起来韧劲十足。品尝胡辣羊蹄时再添上一杯盖碗茶,胡辣羊蹄味道鲜美不腻、辣而味美,让人回味悠长。
羊肉清汤
随便走进一家羊肉馆子,奶白色的羊汤已在锅里翻滚,炖的酥软的羊肉香味充斥着整个屋子,跟老板要一碗羊肉清汤,在加一个白面饼子,羊汤浓郁羊肉鲜美,一碗下去浑身舒爽,驱散了一早的寒意。奶白色的羊肉汤,已炖得酥烂的萝卜和羊肉以及香菜丁的完美结合,整个汤浓郁而不腻味,香菜丁的后味让整个汤具有了层次令口感,香醇鲜美。
梅花羊头
在临夏,吃羊头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梅花羊头肉是一个听着就想吃的菜名,好吃到不行的美味佳肴。梅花羊头香而不膻、瘦而不柴、软糯可口、别有风味,深受广大食客的青睐。
发子面肠
发子面肠作为临夏传统的一道非遗美食,顾名思义,由发子和面肠两部分组成。制作时先将羊下水用流水洗净,将肺、肝剁碎,盐、葱、花椒粉搅拌后塞进肥肠内,叫作“发子”。把精白面粉用水拌成糊状,加上调料,灌进细肠内,称为“面肠”。做好后即放在笼内,文火蒸煮。蒸熟后,切成一寸长的小段,有的还放上几片羊头肉、肚子蹄筋,调上辣子油、陈醋、蒜泥,十分鲜美好吃。
烤羊肉串
虽然春天来了,但是乍暖还寒,吃点羊肉补补身子还是挺好的。那就来一场春日烧烤,烧烤当中最受欢迎的其实就是羊肉串。而且烤羊肉串制作简单,经济实惠,可边吃边烤,风味特佳。烤好的羊肉串沾点辣椒面,撒上辣椒粉的羊肉串比起原味羊肉串有一丝独特的风味,简直是一种味蕾的享受。春日和烧烤搭配,让人不亦乐乎。
羊肉还有哪些你中意的吃法?
欢迎评论区补充!
春暖花开
欢迎大家来临夏
一起“浇给”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