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的佼佼者——弓箭的发展史
冷兵器时代的佼佼者——弓箭的发展史
弓箭作为冷兵器时代的代表性武器,不仅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还激发了古人血液里的野性,塑造了坚韧勇悍的强健体魄。英国弓箭爱好者麦克·洛兹所著的《战弓图文史》一书,从演变史、技术史、军事史三部分讲述了战争史上四大弓箭的发展历程。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宋·辛弃疾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宋·苏轼
《周礼·保氏》中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古代的君子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指的就是射箭🏹。
夏朝的后羿、三国的吕布、西汉的李广、唐朝的薛仁贵……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留下了神射手的事迹。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西汉时期的飞将军李广在夜晚误把石头当成猛虎,竟将箭矢没入石头。
成吉思汗给蒙古第一神箭手赐名为“哲别”,即是“箭”的意思。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弦满弓张、一箭双雕的神勇让读者热血沸腾。
在冷兵器时代,弓箭的发明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激发了古人血液里的野性,塑造了坚韧勇悍的强健体魄。
世界其他地方的弓箭又有着怎样的起源和发展呢?
英国的弓箭爱好者麦克·洛兹由对弓的喜爱到眷恋,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从演变史、技术史、军事史三部分讲述了战争史上四大弓箭的发展历程,汇总成《战弓图文史》。
四大弓箭分别是∶长弓、弩、复合弓、日本和弓。
要谈弓不能只讲弓,还要讲讲负责防御的铠甲。
其实对铠甲防护改革的研究是梳理武器发展进程的最好途径。
长弓与铠甲的较量
实验结果证明强劲的长弓可以穿透各种铠甲(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铠甲、硬皮甲、链甲、织物甲),而且穿刺的深度足以造成致命伤。
直到15世纪初钢的产量提高,板甲的强度得到提升,弧形表面的制作工艺能使箭矢被弹开或偏转,从而减弱对人体的冲击力。铠甲才在防御上取得一席之地。
攻击与防御此消彼长的对立竞争,促使研发弓箭的人思考改进弓箭的方法,于是“弩”诞生了!
弩的诞生与争议
在欧洲,贵族间的骑士精神以及减少他们之间自相残杀的初衷,使得大家认为弩不仁义。其实在攻防战中,杀伤力更大的弩一直都是城堡和要塞防御的首选武器。直到15世纪后火药武器崛起,弩的地位才渐渐没落。
有据可查的中国弩在公元前650年的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由于当时的弩机使用骨头,木头等有机材料制造,无法长期保存,所以中国弩出现的时间可能更早。
弩的优势在于它不需要太多的训练就可以用来装备数以万计的低等级部队士兵使用。连弩的威力就更大了。弩机易造,弩弓难求。这也算是冷兵器时代的一大幸事。
书中结合图片详细地介绍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弩的构造和发展历程。弩机、弩臂、弩弓、弩绳,还有辅助引弦的脚蹬、爪带、绞盘·滑轮·杠杆·齿轮引弦器无一不足,实乃弓箭爱好者的百科宝典。
书中还收集了50余场著名战役,验证了各种弓箭发挥的作用。它们由狩猎武器演变成人类间战斗武器的那一瞬,弓箭的意义不再是生存而是掠夺。如今科技的进步和战争方式的转变,使得冷兵器退出战争的历史舞台,重回竞技赛道,我们才得以平和的心态观赏弓箭的美妙。
小到儿时的弹弓,大到数人驾驭的巨弩,远至史书文物,近到玄幻武侠,读完本篇介绍,你还想起了哪些关于“弓”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