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为你解密肢体麻木
肌电图为你解密肢体麻木
肌电图检查是神经肌肉疾病诊断的重要工具,通过记录和分析神经、肌肉的电活动,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本文将通过两个真实案例,为您详细介绍肌电图检查的相关知识。
案例引入
小王是一名IT从业者,由于长时间使用电脑,最近一周发现右手内侧两个手指出现麻木、无力的症状。他怀疑是颈椎问题,于是前往骨科门诊就医。医生经过初步诊断后,建议他先进行肌电图检查,以排除“肘管综合征”等可能的病因。
老李在一次应酬中喝了大量白酒,晚上侧身倒在木质沙发上入睡。第二天醒来时,他发现自己左脚无法抬起,穿拖鞋时鞋子不断滑落。老李担心这是脑梗的症状,于是立即前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医生在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后,建议他在进行头颅检查前先做肌电图检查。
什么是肌电图?
我们经常听到心电图、脑电图检查,那肌电图是什么呢?
肌电图检查是利用电子仪器对神经、肌肉电活动进行记录和分析,以此来判断神经、肌肉或神经肌接头是否受损,并可量化损害的严重程度。主要包括肌肉测试及神经传导检查,其广泛应用于神经内外科、骨科及康复科,为神经及肌肉疾病的诊断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
哪些症状需要进行肌电图检查?
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可能需要进行肌电图检查:
肢体无力,肌肉萎缩、酸痛、僵硬,肉跳
肢体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深感觉)减退或消失
肢体感觉异常(疼痛、麻木、瘙痒、蚁行感等)
常见的需要进行肌电图检查的疾病包括:面瘫、末梢神经炎、周围神经损伤、运动神经元病(渐冻人)、颈(腰)椎病、糖尿病、肌炎、先天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等。
肌电图的检查内容
肌电图检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神经传导检查:医生会将记录电极粘贴在患者某块肌肉的皮肤表面,并会沿着神经走行,进行几组不同强度的间断性电刺激。
肌肉测试:将一次性针电极插入待检肌肉,医师根据患者疾病情况选择需要检查的肌肉部位及数量,检查中会要求患者以不同的力量收缩肌肉,从而记录到相应的电位。
根据上述两项检查测试的结果,结合临床,可以判定病损的部位、范围、程度及性质;评估疾病的预后及恢复情况。
检查注意事项
肌电图检查可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不适感。比如:针电极插入部位可能出现暂时性疼痛;对周围神经进行电刺激时会有轻度“触电”及刺痛感。
如果患者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电刺激装置、有严重凝血障碍或服用华法林等药物,请在检查前向医师告知。如果患者正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比如溴吡斯的明等),请咨询医师在检查前一天是否需要停药,一般在检查后即可继续服用。
总体来讲,肌电图是一项安全、创伤较小且对疾病诊断极为重要的医学检查。
本文由启明青年医生公益发展中心供稿
刘伟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
神经内科/神经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
擅长:脑血管病的防治与康复
情绪与睡眠障碍的诊疗
长期从事神经修复与再生方面的研究,师从神经科学领域知名学者顾晓松院士,先后供职于南医大三附院及二军大长海医院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一项,参与国家863重大项目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中国内科年鉴》、《睡眠障碍》
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获院校嘉奖
原文标题:《肌电图为你解密肢体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