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起看中国”采访团参访新疆:见证生态环境保护创新实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起看中国”采访团参访新疆:见证生态环境保护创新实践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ts.cn/xwzx/shxw/202406/t20240626_22144832.shtml

6月23日,“一起看中国”新疆行采访团北疆线成员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前往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参访,先后走进果子沟大桥、赛里木湖畔、万亩海棠生态园等地,深入了解新疆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创新实践。

清晨,汽车行驶在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之间,一座银色的大桥如巨龙般腾空而起。这座全长700米、桥面高200多米的果子沟大桥穿山而过,为秀美的果子沟增加了一个壮美景观。

果子沟大桥是国内第一座公路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阿曼《青年报》记者哈立德·马哈茂德·欧拉比·穆萨说:“这座桥是中国人能够战胜一切困难的印证,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止中国的前行。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发展。”

从果子沟大桥穿过隧道,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赛里木湖赫然呈现在眼前。采访团记者被景色的骤然变换所陶醉。

6月23日,“一起看中国”新疆行采访团北疆线成员来到赛里木湖景区。

当地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近年来,赛里木湖采取区域生态修复与植被保育等措施。黎巴嫩记者利玛·哈尼感叹中国的生态保护成就,她说:“果子沟大桥、赛里木湖风景都很美,气候宜人,阳光好,空气清新,这里的生态之美让我们感到震撼。”

随后,在赛里木湖景区,CGTN外籍记者伊万邀请叙利亚《革命报》、毛里塔尼亚《人民报》、阿曼《青年报》、突尼斯《新闻报》、也门记者联盟、埃及门户网共6名记者在画舫船上展开“新疆印象talk”圆桌谈。外媒记者分享本次亲身体验,表示要向阿拉伯受众介绍新疆的发展现状。

当天下午,采访团走进博乐市万亩海棠生态园。“万亩海棠生态园原本是一片戈壁荒滩,自然形成了很多沟壑纵横的排洪沟,同时,该区域又处于城市上风口,遇有大风天气,有些土尘粉尘等吹向城市上空,给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博乐市万亩生态园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李明杰说,为了根治这一城市“疮疤”,博乐市在这里建设了万亩海棠生态园,选择抗寒、抗旱、耐碱且具有观赏价值的海棠树作为主栽树种。 如今,万亩海棠园已成为博乐市民休闲和游玩的好去处。

6月23日,“一起看中国”新疆行采访团北疆线成员走进博乐市万亩海棠生态园。

看着眼前的景象,阿尔及利亚记者萨米·卡伊迪对新疆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感到惊讶。他表示非常赞同和支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他以后要加强关注和报道。毛里塔尼亚《人民报》记者穆罕默德·阿提格表示,万亩海棠生态园是中国政府为老百姓的福祉开发的项目,投资巨大,这在其他国家是难以想象的。

也门记者联盟代表法里斯·穆罕默德·葛伊德·苏莱希说:“‘一起看中国’项目让我们看到真正的中国。作为媒体人,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将真实的中国告诉给全世界的观众,并将中国的经验传递给我们的国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