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中导入和处理CAD的.dwg文件进行高程分析、坡度分析和坡向分析
ArcGIS中导入和处理CAD的.dwg文件进行高程分析、坡度分析和坡向分析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ArcGIS中导入和处理CAD的.dwg文件,进行高程分析、坡度分析和坡向分析。文章内容包括具体的操作步骤、相关概念解释以及常用的CAD地形图图层名称。
新建地图文件,在导入.dwg前,设置好坐标系,右键-属性-坐标系,选择合适的坐标系。此处选择的投影坐标系:CGCS2000_3_Degree_GK_CM_105E,
地理坐标系:GCS_China_Geodetic_Coordinate_System_2000
一、将 CAD 文件导入 ArcGIS中
二、确定要保留的图层
导入 CAD 文件后,里面有很多文件,分别为:
- Annotation 注释
- Point 点
- Polyline 多段线
- Polygon 多边形
- MultiPatch 3 D 几何图形
地形数据在 Polyline 中,通过查询工具,点击对应的图层可以查询其图层名称。
三、按属性选择
右键 Polyline-打开属性表-点击表选项-按属性选择, 输入表达式"Layer" = 'DGX',可根据自己的文件属性,定义筛选表达式。
导出数据,右键 Polyline-数据-导出数据,导出所选要素。
将导出的DGX图层重新导入ArcGIS中,即可获得只含有DGX数据的图层,如图:
四、创建 TIN
工具搜索-创建 TIN,高度字段输入 Elevation,注意在创建之前,打开属性表,观察 Elevation 值的范围,从 CAD 导入的数据可能存在异常。因此需要用前面表达式筛选的方式,选择合适的等高线范围。本示例的 Elevation 在 56-163之间。
更改坐标系,输入要素选择DGX,Tag Field选择“Elevation”,点击确定。
得到结果如图
五、TIN 转 dem
使用 TIN 转栅格工具,转出的数据就是我们需要的 dem 数据。
得到结果如图:
六、绘制高程分析图
01-右击裁剪出的DGX_dem,选择属性-符号系统-已分类
02-根据高程实际情况,选择类别和分类,此处分为10类,采用自然间断点法。
03-修改色带。
04-修改标注,标注即后面所需的图例。最后点击确定。
标注-格式标注-数值格式-小数位数设置为0
最后点击确定
05-最后得到高程分析成果图
06-设置页面大小,添加图例、指南针、比例尺、图名即可。
七、绘制坡度分析图
01-系统工具箱-空间分析工具-表面分析-坡度,双击坡度。
02-填写输入栅格DGX_dem,输出栅格路径不变。点击确定。
坡度分析完成:
03-添加图例、指南针、比例尺、图名即可。
八、绘制坡向分析图
01-系统工具箱-空间分析工具-表面分析-坡向,双击坡坡向。
02—填写输入栅格DGX_dem,点击确定。
坡向分析完成:
03-添加图例、指南针、比例尺、图名即可。
九、CAD 图层常用名称
以下是常用的 CAD 地形图常用图层名称。
- DGX--等高线
- DLSS--道路设施
- DLDW--独立地物
- DMTZ--地貌特征
- GCD--高程点
- JMD--居民地
- SXSS--水系设施
- ZBTZ--植被特征
- GXYZ--管线设施
- TK--图框
十、相关概念
1、DEM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即数字高程模型,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面地形的数字化模拟。是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简称 DTM)的一个分支。狭义的 dem 是栅格数据,在水文分析中,dem 数据可以用来生成坡向、坡度、水系、分水岭、泄水点等信息。
2、TIN
TIN(Triangular Irregular Network):即不规则三角网,是基于矢量的数字地理数据的一种形式,通过将一系列折点组成的三角形来构建。各折点通过由一系列边进行连接,最终形成一个三角网。TIN 是一种更为精细的表示方法,适用于复杂地形的精确表示和分析。
本文原文来自CS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