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的常见饮食种类,可以来了解一下
医院里的常见饮食种类,可以来了解一下
在医院里,饮食是患者整体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不同的膳食医嘱,如"普食"、"半流食"、"低蛋白饮食"等。了解这些饮食的特点和适用情况,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康复。
普通饮食
普通饮食简称普食,普食中总热能、蛋白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水等应充分均匀地供给,达到平衡饮食要求,不应因饮食配制不当而导致体重减轻。
普食与健康人饮食基本相似,其主要适用于饮食不受限制,体温正常或接近正常消化功能无障碍以及恢复期的患者,适用于眼科、妇科、手术前后以及内外科等患者的恢复期饮食。普通饮食应用范围广,占所有住院患者饮食的50%~60%,食物主要为馒头、米饭、饼、饺子、包子、花卷等。
软质饮食
软质饮食简称软食。软食是婴儿或病弱者吃的软而烂的食物(如在乳汁或水中煮过或泡软的面包)或容易咀嚼和消化的半流质性食物。在消化道疾病恢复期,我们常会指导患者进食细软易消化的饮食。适用对象为低热患者,消化不良患者,肠道疾病如伤寒、痢疾、急性肠炎等恢复期患者,口腔有疾病或咀嚼不便的老年人。食物主要包括面条、软饭、馄饨、面包、蛋糕、豆腐等。
半流质饮食
半流质饮食是一种比较稀、软、烂、易消化、易咀嚼、含粗纤维少、无强烈刺激呈半流质状态的食物。半流质饮食适用于发热、咀嚼吞咽困难、急性消化道炎症、手术前后以及病情危重的患者。食物主要有粥、藕粉、面片汤、蒸蛋羹、豆腐脑等。
流质饮食
流质饮食简称流食。流食是一种呈液体状态,在口腔内能融化为液体,比半流质饮食更易于吞咽和消化的无刺激性食物。流食适用于极度衰弱、无力咀嚼食物的重症患者,如高热,口腔、面颊部及外科手术前后以及急性胃肠炎、食管狭窄等。食物主要为稠米汤、蛋花汤、牛奶、果汁等。
治疗饮食
治疗饮食是指在基本饮食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适当调整总热能和某些营养素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饮食。
(1)高能量饮食:
高能量饮食适用于能量消耗较高者,如老年结核病、大面积烧伤、肝脏疾病、甲亢、体重不足等。在基本膳食基础上加餐两次,如牛奶、豆浆,总能量为3000 kcal/d。
(2)高蛋白饮食:
高蛋白饮食适用于长期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贫血、烧伤、恶性肿瘤、大手术前后、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基本饮食基础上添加高蛋白食物,如肉类、鱼类、乳制品类、蛋类、豆类等,摄入的蛋白质总量为1.52 g/(kg.d),但总量不超过120 g/d,总能量为25003000 kcal/d。
(3)低蛋白饮食:
适用于限制蛋白质摄入的患者,如急性肾炎、尿毒症、肝性脑病患者等,成人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要小于40g/d。
(4)低盐饮食:
适用于高血压、充血性心衰、腹水、慢性肾炎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水钠潴留者。成人食盐摄入量限制在2g/d,但不包括食物中的氯化钠。
(5)低脂肪饮食:
适用于肝、胆、胰疾病患者以及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肥胖症患者。低脂肪饮食应少油,禁食肥肉、奶油、蛋黄、动物脑、煎炸食品。脂肪总量限制在50g/d。
(6)低胆固醇饮食:
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限制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动物油的摄入,摄入胆固醇总量应小于300mg/d。
(7)高膳食纤维饮食:
适用于肠蠕动减弱、便秘、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患者。高膳食纤维饮食一般应选用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卷心菜、粗粮及豆类等,还应多食水果。
(8)低膳食纤维饮食:
习惯上称少渣或无渣饮食,适用于腹泻、肠炎、伤寒、咽喉部和胃肠道手术后、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直肠及肛门手术后患者。禁食或限制摄人纤维素多的食物如粗粮、竹笋、韭菜等,不食用坚硬食物。
(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