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终于搞懂了,“黑胡椒”和“白胡椒”区别这么大,别再用错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终于搞懂了,“黑胡椒”和“白胡椒”区别这么大,别再用错了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RHLROF0514PNO1.html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胡椒是最常见的调味品之一。无论是烹饪还是药用,黑胡椒和白胡椒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用途。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两种胡椒的区别和应用,帮助您更好地使用它们。

黑胡椒和白胡椒都是我们在家中常见的香辛料,其实它们都是一个妈生的,它们都是一棵树上的果实,它们的作用大致相同,那我们就来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

相同之处

  • 去除腥味
    我们在卤制或者是制作腥膻味比较强的食材时,一般都会用到胡椒,胡椒中的胡椒碱可以很有效的去除食材中的腥膻味,更好的提升肉质的口感和香味。

  • 去除异味
    在卤制动物内脏的时候,胡椒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款香料,胡椒中的天然成分可以很有效的抑制住食材中的异味,让食材由内而外的散发香味。

  • 增加辣味
    在炖汤做菜的时候我们总会放一些胡椒粉,不仅可以让味道变得更加有层次,还可以提升辣度,让餐品的味道鲜辣爽口。

虽然是“孪生兄弟”但是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如果不了解这些习性的话,做出来的菜品味道可能就会差强人意了。

不同之处

首先,黑胡椒是未成熟的胡椒果实经过加工而成的,而白胡椒则是成熟的胡椒果实去皮后进行加工。这个区别导致了它们的味道和风味有所不同。

黑胡椒具有更强烈的香气和味道,因为未成熟的胡椒果实含有更多的挥发性油。它的味道辛辣而浓郁,适合用于烧烤、铁板烹饪等菜肴,能够为食物增添一种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白胡椒相比之下,味道相对较轻,但却更加细腻。它适合用于炖汤和烹饪鱼类食物,能够为这些菜肴提供温和的辣味和香气,而不会夺去原料的鲜美。

挑选技巧

在挑选黑胡椒和白胡椒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 颗粒饱满:选择外观颗粒饱满,没有明显的破碎或碎裂的胡椒粒。
  2. 无黑点和虫眼:检查胡椒粒表面是否有黑点或虫眼,这可能是质量不好的迹象。
  3. 气味浓郁:闻一闻胡椒粒的香气,浓郁的香味是优质胡椒的标志。

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黑胡椒和白胡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适量使用:香辛料的作用是提升菜肴的口感和味道,但使用过量可能会使菜肴过于辣味突出,影响口感。
  2. 调整烹饪时间:黑胡椒和白胡椒都可以在烹饪过程中使用,但由于它们的味道和风味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菜肴调整使用的时间和量。
  3. 注意保存:将胡椒粒存放在密封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味道。

此外,胡椒在卤水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卤水是一种常用的烹饪调料,用于腌制肉类和海鲜等食材。胡椒的辛辣和香气能够提升卤水的味道,使食材更加美味可口。因此,在制作卤水时,加入适量的胡椒是常见的做法。

总之,黑胡椒和白胡椒在味道和用途上有所不同,选择适合的胡椒种类可以根据具体的菜肴需求来决定。无论是用于去除腥味、去除异味还是增加辣味,它们都是烹饪中不可或缺的香辛料。

药用价值

胡椒具有温中止痛,下气消痰,开胃进食的功效,主治胃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癫痫,风虫牙痛,蜈蚣咬伤等,胡椒的功效《新修本草》和《本草经疏》中有记载。

主治:温中,下气,消痰,解毒。治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并解食物毒。

①《唐本草》: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
②《海药本草》:去胃气虚冷,宿食不消,霍乱气逆,心腹卒痛,冷气上冲,和气。
③《日华子本草》:调五脏,止霍乱,心腹冷痛,壮肾气,主冷痢,杀一切鱼、肉、鳖、草毒。
④《本草蒙筌》:疗产后血气刺疼,治跌扑血滞肿痛。
⑤《纲目》:暖肠胃,除寒湿反胃、虚胀冷积,阴毒,牙齿浮热痛。

常用附方

1、治五脏风冷,冷气心腹痛,吐清水:胡椒酒服之,亦宜汤服。(《食疗本草》)
2、治心下大痛:胡椒四十九粒,乳香5克。研匀,男用生姜、女用当归,酒下。(《寿域神方》)
3、治胃痛:大红枣(去核)七个,每个内入白胡椒七粒,线扎好,饭锅上蒸七次,共捣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温滚水下,如壮实者用十丸。服后痛止,而胃中作热作饥,以粥饭压之即安。此寒食痰次皆治。(《百草镜》)
4、治反胃呕哕吐食,数日不定:胡椒1.5克(末),生姜50克(微煨切)。上件药,以水二大盏,煎取一盏,去滓,分温三服。(《圣惠方》)
5、治翻胃及不怕饮食:半夏(汤洗十遍)、胡椒。上等分,为细末,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下。(《百一选方》)
6、治翻胃:胡椒一味,醋浸之,晒干,醋浸不计遍数,愈多愈好,碾末醋糊为丸。淡醋汤下十丸,加至三、四十丸。(《证治要诀》)
7、治夏月冷泻及霍乱:胡椒碾末,饭丸梧子大。每米饮下四十丸。(《卫生易简方》)
8、治霍乱吐泻:胡椒四十九粒,绿豆一百四十九粒。研匀,木瓜汤服5克。(《仁斋直指方》)
9、治疟疾一日一次,或隔日一次:白胡椒,研细末,用小瓶装好,不令泄气,再用蝉蜕研末,亦以瓶装之(蝉退要用全的,连头、足用)。用时每药分量只要如黄豆大,合成一处,用普通膏药一张,将药放在中间,在期前两小时至四小时以内,贴于背后天柱穴,愈后再将膏药撕去。(《中医杂志》(9):500,1956)
10、治缺钙抽搐:白胡椒二十粒,鸡蛋皮两个。将上药焙黄后共研成粉,分为十四包。每日一包,开水冲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1、治小肠淋,沙石难出,疼痛:胡椒、朴硝各50克。上二味,捣罗为细散。温汤调下10克,并二服。(《圣济总录》二拗散)
12、治阴囊湿疹:胡椒十粒。研成粉,加水2000毫升,煮沸。外洗患处,每天二次。(《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13、治风虫牙痛:胡椒、荜拨等分。为末,蜡丸,麻子大。每用一丸,塞蛀孔中。(《卫生易简方》)
14、治风虫客寒,三般牙痛,呻吟不止:胡椒九粒,绿豆十一粒,布裹捶碎,以丝绵包作一粒,患处咬定,涎出吐去。(《韩氏医通》)
15、治冻伤:胡椒10%,白酒90%。把胡椒浸于白酒内,七天后过滤使用。涂于冻伤处,每日一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6、治蜈蚣咬伤:胡椒,研末调敷。(《多能鄙事》)

注意禁忌

阴虚有火者忌服。

①《海药本草》:不宜多服,损肺。
②《本草备要》:多食发疮痔、脏毒、齿痛目昏。
③《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破血堕胎,发疮损目,故孕妇及阴虚内热,血证痔患,或有咽喉口齿目疾者皆忌之。绿豆能制其毒。

临床应用

①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内服:用白胡椒1克研粉,加葡萄糖粉9克配成散剂。1岁以下每次0.3~0.5克,3岁以下0.5~1.5克,一般不超过2克,每日3次,连服1~3天为一疗程。如有脱水现象须补液。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性腹泻20例,痊愈18例,好转2例。
外敷:以胡椒末填敷患儿脐眼,外贴暖脐膏,固定24小时,未愈可再贴1次。观察40例,均有效。
穴位注射:取白胡椒研碎蒸馏制成50%注射液,行穴位注射。取穴:天枢、足三里。小儿每穴0.2毫升,成人每穴0.5毫升,两侧交替应用。治疗42例,经治1~5次(一般1~3次)均获痊愈。
②治疗肾炎
取白胡椒7粒,新鲜鸡蛋1个。先将鸡蛋钻一小孔,然后把白胡椒装入鸡蛋内,用面粉封孔,外以湿纸包裹,放入蒸笼内蒸熟。服时剥去蛋壳,将鸡蛋胡椒一起吃下。成人每日2个,小儿每日1个。10天为一疗程,休息3天后再服第二疗程,一般用3个疗程。试治6例,除1例10年的慢性肾炎患者外,其余5例均治愈。
③治疗慢性气管炎和喘息
将白胡椒粒放入75%酒精中泡30分钟,取出切成2或4瓣,用于穴位埋藏。
选穴:膏盲,定喘,脚骨前压痛点(天突至膻中穴之间的压痛点),膻中,肺俞。治疗时胸前、背后各取1穴,切开1厘米长、0.5厘米深之切口,用止血钳伸入作穴位按摩,患者有酸麻胀感和喉头发热感,再把胡椒瓣放入穴位,盖好敷料,不必缝合,7天做1次,一般需做2~3次。胡椒不被吸收,故须注意局部感染。亦可将白胡椒制成10%的注射液,行穴位注射;进针后待有酸麻胀感时快速注入0.7~1.0毫升(成人量)药液。
选穴:大椎,定喘,膏盲,肺俞;配穴:通气,膻中,丰隆,孔最。可交替选用,每次2~3穴。7~10天为一疗程,连续二个疗程可望不咳不喘。
④治疗神经衰弱
取白胡椒1粒(剪成两半)置于耳穴部位,胶布固定;而后用拇指捏压敷药部位至有发热感,每日4~6次。捏压时不宜搓捻以免移位,若胡椒破碎或捏压无刺激时,需重新更换。一般宜持续2周,如有反复则宜继续第二疗程。
取穴:神经衰弱-枕、肾、神门;神经衰弱综合症-皮质下、额、心。初步观察,对失眠、头痛、头昏、入睡困难、睡眠浮浅等疗效显著,对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疗效较差。
⑤治疗皮肤病
先取紫皮蒜捣烂,再加入细胡椒粉(2:1)共捣成糊状备用。治疗时先用三棱针在双侧耳背静脉点刺放血;并在一侧耳轮脚凹陷处划破表皮(1~2厘米长的竖切口),双耳交替划割。按无菌操作进行。然后取椒蒜泥约米粒大放于胶布上,贴在切口处固定。每4天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0天。观察各种皮肤病(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湿疹、痤疮、神经瘙痒症、过敏性皮炎)共219例,治愈156例(71.2%),进步56例(25.1%)。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一般无不良反应,仅极个别病人治疗后诉心慌,烦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