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神话:普贤菩萨坐骑——六牙白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神话:普贤菩萨坐骑——六牙白象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6/09/8180336_1141284427.shtml

在佛教文化中,普贤菩萨的坐骑六牙白象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形象。它不仅代表着菩萨的愿行广大和功德圆满,更体现了佛教慈悲救度的精神。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六牙白象的渊源、形象特点、寓意解读及其在佛教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一、普贤菩萨与六牙白象的渊源

普贤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普贤菩萨代表菩萨行愿,其名“普”表示遍及一切处,“贤”表示最妙善的品德,意味着普贤菩萨具有纯一妙善的众多德行,以菩提心所起愿行,遍一切处。

普贤菩萨与六牙白象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佛教早期,乘坐六牙白象的并不限于普贤菩萨。全身纯白之象因其既有大威力,又性情温顺,受到人们极高的尊崇。释迦牟尼佛从兜率天宫降生人间时,就是乘坐六牙白象而入摩耶夫人母胎中的。在《六牙白象本生》里,讲述了释迦牟尼佛的过去生曾是一头六牙白象,为救一群被国王驱逐的囚徒,牺牲自己的感人故事,很好地展现了佛菩萨们慈悲无畏,救度众生的精神。

一般认为,“六牙”代表大乘佛教菩萨行的“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止观)、般若(智慧);而“白色”,则代表菩萨无漏无染。至《法华经》流行之后,六牙白象便逐渐成了普贤菩萨的坐骑和重要特征。在该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中,多次提到普贤菩萨发愿,将乘白象守护持经者,并为之现身说法。在附属于《法华经》的《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对普贤菩萨的坐骑六牙白象的描摹更为详细,白象身长四百五十由旬,高四百由旬。六支象牙顶端各有一个浴池,每个浴池中生有十四朵莲花,花开“敷如天树王”。每朵花上都有一个玉女,手中自然化五箜篌,每个箜篌又有五百乐器为眷属,正在演奏天乐。还有五百飞鸟,以及各种宝色的凫雁、鸳鸯等,飞翔嬉戏于花叶间,可谓既宝相庄严,又不可思议。

二、六牙白象的形象特点

六牙白象的形象极为独特且令人印象深刻。它全身呈白色,白色代表着菩萨无漏无染,象征着纯净与圣洁。其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拥有六支象牙,这六支象牙并非普通大象所有,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寓意。一般认为,“六牙”代表大乘佛教菩萨行的“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止观)、般若(智慧)。

在《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对六牙白象的描摹更为详细。白象身长四百五十由旬,高四百由旬,体型巨大,展现出强大的威势。六支象牙顶端各有一个浴池,每个浴池中生有十四朵莲花,花开“敷如天树王”,莲花绽放,美不胜收。每朵花上都有一个玉女,手中自然化五箜篌,每个箜篌又有五百乐器为眷属,正在演奏天乐,乐声悠扬,仿佛能让人沉浸在神圣的氛围之中。还有五百飞鸟,以及各种宝色的凫雁、鸳鸯等,飞翔嬉戏于花叶间,为六牙白象增添了一份灵动与生机。

南怀瑾先生曾说:“普贤菩萨的坐骑是白象,六牙白象。普通的象是两个长牙,大象王变成了动物里头成了神了,有六只牙,六只象牙,那是稀世之宝,象中之王。象,印度热带地方的大动物,等于沙漠中的骆驼。象这个东西这个意思四个字:任重道远。这就是象的象征,任重道远,就是能够负担一切,慢慢安详一步一步走去。”

寺庙中的六牙神象也有着深刻的寓意。根据佛教《因果经》记载,佛祖释迦摩尼从蔸率天宫降生于人间时,乘六牙白象,其母摩耶夫人昼寝,梦六牙白象来降腹中,遂生释迦。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普贤菩萨的坐骑是六牙白象。六牙也是佛法中的六度的象征,大象的四足也代表着四如意,是欲如意、念如意、精进如意、慧如意的象征。六牙白象慢慢的变成了佛教中的圣物,代表了人们对于佛理,佛学和佛的一种敬畏。

六牙白象造型的石雕大象不一定是白色的。福建石雕大象厂常用于雕刻六牙白象的石材有芝麻白 603#和芝麻白 602#,这两种白色的花岗岩石材花色细腻,颜色白净,制作出来的石雕六牙白象层次分明,颜色剔透。但也有用其他颜色的石材来雕刻六牙石雕大象,比如青石或芝麻黑。青石的颜色偏灰绿色,更符合寺庙庄严肃穆的感觉;黑色和深灰色这样的色系显得庄重和高雅,能烘托出寺庙庄严肃穆的一面,给人庄重高雅的视觉感受。

三、六牙白象的寓意解读

在佛教中,六牙白象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六牙”代表大乘佛教菩萨行的“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止观)、般若(智慧)。布施,意味着舍弃自我,给予他人帮助;持戒,是遵守戒律,规范自身行为;忍辱,能忍受各种屈辱和磨难;精进,不断努力进取;禅定,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专注;般若,则是拥有智慧,洞察世间真理。这六度是菩萨修行的重要方法,也是追求解脱的途径。

“白色”代表菩萨无漏无染。无漏,即没有烦恼和业障的渗漏;无染,指不被世间的欲望和杂念所污染。六牙白象的白色象征着纯净、圣洁,体现了菩萨的高尚品质和清净境界。

普贤菩萨骑灵牙仙六牙白象,是表菩萨之大慈力。象有大威力,而其性柔顺,以象调顺,性无伤暴有大威力如善住龙,意表菩萨性善柔和有大势,象征力大无比。这意味着我们在行动时,要像六牙白象一样,坚韧不拔,有大无畏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同时,白色的白象代表愿行殷深,辛勤不倦。在大威势中,能够保持清净无染,这才是菩萨的行持。

六牙白象是菩萨所化,以表威灵,象征“愿行广大,功德圆满”。普贤观经曰:“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止观二曰:“言六牙白象者,是菩萨无漏六神通。牙有利用如通之捷疾,象有大力,表法身荷负,无漏无染,称之为白。头上有三人,一持金刚杵,一持金刚轮,一持如意珠,表三智居无漏顶。”

从佛教文化角度看,普贤菩萨的坐骑六牙白象,六牙代表六度,象的四足代表四如意,白象象征着菩萨性情柔和而有大势,代表着菩萨的深厚力量。在佛教寺院中,六牙白象象征着广大、大行大愿,体现了佛教崇象意识。它也代表了人们对于佛理、佛学和佛的一种敬畏,正象征着佛教信徒的执念和信仰,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六牙白象的感人故事

在佛教的诸多故事中,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为六牙白象救度众生的故事尤为感人。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群被国王驱逐的囚徒来到了沙漠戈壁深处。他们饥渴交加,生命垂危,濒临死亡。此时,一头六牙白象听到了沙漠里有人痛苦的呻吟声,顿生慈悲之心,便前往查看。

白象来到众人面前,告诉他们:“前面山脚下有一个莲花湖,湖边还有一只刚摔死的大象,你们可以吃了象肉,并用它的肠子装水,这样就可以走出沙漠了。”众人闻言,满怀希望地朝白象所指示的方向走去。

而白象为了让这些囚徒能够活下去,毅然决然地赶在众人前面,从山崖上跳了下去,摔死在山脚下。众人来到山脚下,发现摔死的正是刚才指点他们的那头白象,悲恸万分。但为了尊重白象的遗愿,他们还是按白象所嘱,吃了象肉,并用它的肠子装水,最终走出了沙漠。

这个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佛菩萨们慈悲无畏,救度众生的精神。在不少佛教绘画或雕塑作品中,都曾表现过这一题材。如新疆克孜尔石窟 17 窟壁画所展现的一幕——白象摔死,翻倒在地,一个人正在用刀剖割象腹。

这个故事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佛教中所蕴含的慈悲与大爱,也让我们对六牙白象所代表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普贤菩萨的坐骑,更是佛菩萨慈悲救度精神的象征。

五、六牙白象在佛教文化中的地位

在佛教文化中,六牙白象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其他菩萨坐骑相比,六牙白象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和价值。

文殊菩萨的坐骑是青狮,象征着智慧与力量;观音菩萨的坐骑是金毛犼,凶猛的外表下藏着慈悲与智慧;地藏菩萨的坐骑是谛听,代表忠诚不二。而普贤菩萨的六牙白象,则象征着吉祥、圆满和智慧。

六牙白象的“六牙”代表大乘佛教菩萨行的“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菩萨修行的重要方法和追求解脱的途径。其白色象征着菩萨无漏无染,代表纯净与圣洁。相比之下,其他菩萨坐骑也各有其象征意义,但六牙白象所代表的愿行广大、功德圆满以及力大无比且性情柔顺的特质,使其在佛教文化中独树一帜。

六牙白象在佛教寺院中象征着广大、大行大愿,体现了佛教崇象意识。它代表了人们对于佛理、佛学和佛的敬畏,正象征着佛教信徒的执念和信仰,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他菩萨坐骑也在各自的方面体现着佛教的智慧、慈悲等美德,但六牙白象以其独特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在佛教文化中绽放着璀璨的光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