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重回千禧年:《学生时代》游戏评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重回千禧年:《学生时代》游戏评测

引用
豆瓣
1.
https://m.douban.com/game/review/16486569//

如果让我以具象化的载体去形容这款游戏,我脑海中的第一想法就是下图中游戏的进度条,那是一根金色的曲线:

伴随游戏进度加载,通过这根象征着流金岁月长河的蜿蜒金色曲线,我儿时的美好回忆逐渐在脑海中再度清晰了起来。《学生时代》是属于90后的儿时回忆杀,如果你是95后,这款游戏可以带你把童年岁月里逐渐模糊尘封的点滴回忆擦亮唤醒,并让你沉浸式地重温年少的美好。

它看起来跟几年前的《中国式家长》很类似,但最大不同点在于,它文本的厚度和细节的深度都非常到位,我没想到它会这么好玩这么打动我,我第一次打开游戏后,一口气从中午玩到了第二天早上....目前游戏时常是18.4个小时,打完了一周目:

而且我还有很足的动力去开二周目,去探索大量我还没有触及的玩法和剧情。

95后的回忆

95后的回忆是什么呢?是电视台里放的宝可梦,那时它叫《宠物小精灵》:

是雾霾还不严重的时候,午后窗外的粉色天空和各种奇形怪状的云朵:

是姚明征战NBA:

是老师在学生册上的学期寄语:

也是那张得之不易的奖状:

是非典时期满楼的84消毒水味:

是禽流感时对鸡鸭的忌讳,也因一度吃不到炸鸡汉堡而产生的懊恼:

是儿时热播的《快乐星球》,我连看了四部:

还有《家有儿女》、《武林外传》和《喜羊羊与灰太狼》和各种电视诈骗广告:

是小学门口的五毛一次的抽奖:

是我湖北黄冈的大特产《黄冈密卷》:

是和长辈的一通通电话:

是各种新奇的电影大片:

是百度搜索框和缤纷多彩的互联网世界:

是举国哀悼的512汶川地震:

是每个英语老师都会推荐的《Yesterday Once More》:

是一口牛奶都没喝过的那个秋天:

是震撼我童年的天空异变:

是夕阳下金色的晚霞:

是家里装了电脑后每天打开网页里的QQ空间:

那味太浓了,“早熟的”朋友会在空间里留下细腻的文字:

那时非主流还在满天飞:

有各种被转发的科普和求助:

问卷接龙:

还有空间里的各种留言:

各种纠纷和明争暗斗:

是偷菜和冒泡:

是被盗号的色情链接:

也是当年的亲身经历的3Q大战:

是某个藏在抽屉里的小零食和便签:

是坑爆我的蛮易信和草丛伦:

是朋友之间斗嘴的“反弹”和“反弹无效”:

是跟同学吵破天的韩寒到底有没有枪手:

是跟老板的讨价还价:

也是那个六年级无忧无虑的夏天:

总得来说,这种体验不是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能带给我的,这种体验只能是游戏能够带给我的,凭借它丰富详实的体量,随着游戏进程的不断推进,一桩桩琐碎且真实的事件在游戏中被触发,一同被触发的还有我那尘封在过往里的回忆,一个死在过去、熟悉又陌生的“我”在曾经时代的点滴中被唤醒了,如果不是《学生时代》,我想我已经忘掉了这些细枝末节又不常被提起的内容,但正是这些点滴内容丰富了我回忆的血肉,让我意识到过去的那些记忆是真实且清晰地存在过的事实。

那个埋葬在过往年岁中的我,貌似又复苏了。

详实的内容

同样是养成类游戏,当年同类型的游戏《中国式家长》却没有给我这种感觉,我认为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游戏内容的剧情和玩法机制的丰富程度上,首先是文本,《学生时代》的社交线文本非常丰富,每个回合的各种剧情文本非常详实,这种详实带来的就是一种过往的真实感。例如校园欺凌:

跟班委求情让她别告老师:

交流看过的书:

还有学霸的炫耀:

抓班级中的小偷:

听到那个年代老师对于素质教育的吐槽:

还有儿时遭遇的杀马特:

帮助内向的同学:

这些上述的内容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连串关联的事件,会随着时间和剧情推进以及我们的选择而变得更有意思,也会产生不同的剧情走向从而影响最终的结局,在社交系统中,玩家可影响其他角色的命运,例如降低谭梓君的暴躁值或辅导程良功课,甚至通过支线任务改变其人生轨迹这些内容都做得非常细腻,细腻到我在儿时收到一位女生的礼物小熊,后来她生日我实在没礼物送了,我把那个小熊送给了她,她居然记得这是她送我的,而且会难过且扣好感度,游戏细节都做到这个份上了,真的很难得。

小游戏

养成类游戏的玩法核心就是资源管理,这点没什么好讲的,《学生时代》在资源管理上的设计比较严谨,没找到很明显的缺陷,玩起来也有一定的挑战性,更有意思的是这款游戏内置的小游戏非常丰富,比如我们掌握一门知识后会出现相关小游戏:

我们在剧情中跟不同人辩论也是通过游戏决出辩论胜负:

在球场上遭遇摩擦需要通过斗牛解决:

考试也需要通过游戏去得分:

跟老板讨价还价也是通过游戏:

上课时走神了被老师提问则是触发问答游戏:

每次学校的艺体节活动也有问答游戏:

还有我个人最认可的名画拼图游戏:

上述举例的小游戏类别只是整款游戏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制作组还在不断更新和丰富,我也很期待最终他们完善后的成品。

写在最后

《学生时代》在常规养成机制的基础框架之中,填充了大量的社交互动和贴近真实的校园生活体验,并设置了非常多远且不同的成长路径和多样化的校园故事,让我体验到了一个既怀旧又充满趣味的模拟童年,总体而言做得非常好,如果你是九五后,而且你也像我一样比较念旧的话,我个人非常推荐你尝试,它像是一面镜子,让玩家有了在虚拟世界中重新体验和感受青春的可能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