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上牌需要本人去吗?全流程详解及所需资料清单
新车上牌需要本人去吗?全流程详解及所需资料清单
新车上牌是可以由他人代办的,只要车主提供的身份证与购车所有人发票上的姓名、身份证一致即可,不一定要本人去办理。那么新车上牌到底需要哪些资料和手续呢?
新车上牌照手续
拍照:办理新车上牌手续的第一步就是拍照。拍照的师傅会用根据你的车架号后四位设置好号码牌,放到你车子挡风玻璃右下角,然后给你的车拍照。拍照前我们需要把贴在挡风玻璃上的“ccc”贴纸以及“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贴纸去除,这项工作最好在到车管所之前完成,因为这两个标识比较难撕下来的。
拓印:拍完照就把车停到车管所查验区,找个师傅帮忙拓印。在提车的时候,4s店已经给我拓好了两份发动机号及车架号了,所以可以直接到刑侦窗口填表。但在后期交资料时被告知还需要一份车架号的拓印。所以大家要注意了,上牌时需要两份发动机号和三份车架号拓印。
过线:如果买的是一台自主品牌的小轿车,属于免检车型,可以省略过线检验这个步骤。非免检车则需要“过线”检测,包括动力、灯光、尾气、刹车方面的检测。
刑侦:完成车辆拓印拿到拓印好的发动机号及车架号后,我们便可以到刑侦检验室填写刑侦验车资料采集表。填写好上述采集表后,把拓印号以及采集表上交给柜台的业务员录入资料,获得公安局刑侦验车通知书。
上交资料:到车管所的资料采集窗口,填写机动车登记申请表后,把资料交到采集窗口的业务员手上,他会帮你整理好资料并要求你到指定窗口缴纳200元的服务费。
验车:在验车区,把整理好的资料交给在场的警察进行验车。为配合警察的验车工作,我们应该预先打开发动机舱盖,拆卸发动机隔热板。警察主要是检验车架号以及发动机好与资料上的数据是否一致。验车完毕,警察会给你一个号码牌让你到业务大厅等候。
选号:拿着号码牌在业务大厅等待约1小时,资料便会到达办证大厅。现场的警察会再次验证你的身份并把资料录入电脑。资料录入完成后,会叫你的名字进行选号,完成选号后,工作人员会给你打印机动车领牌凭证,并要求你去缴费。此处缴费同样是只能采用银行卡支付。行驶证、机动车登记证书以及反光号牌的工本费为125元。缴费后等待一段时间后便可以获得行驶证、机动车登记证书。
购买车船税:取得行驶证以及机动车登记证书后,马上找个地方复印一份然后到车管所相应的地方缴纳本年的车船税。车船税缴纳同样不收现金,只能刷卡。
牌照安装:拿着行驶证和机动车登记证书到验车区找安装工人到牌照仓库领取反光号牌并安装。安装号牌的服务是免费的,建议各位在上牌前自行网购符合新交规的号牌托架。
领取环保标志:在新车上完牌后,大多车主都不知道还要去领取环保标志,如果到时要去那些限制“黄标车”的地方就比较麻烦了。
新车上牌所需资料
- 身份证
- 汽车合格证
- 汽车参数表
- 汽车发票二和四联
- 汽车购置税
- 汽车保单
- 购车发票
- 车辆合格证
- 开发票的身份证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复印件
- 交强险保单
- 完税证明
- 外地人还需暂住证
新车上牌照注意事项
虽然进口机动车和部分国产轿车、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已纳入免检范围,但国产轿车免检车型相对较少。新政实施后,所有的国产轿车都可以免检,新车免检范围为轿车和备注了“新车免检”字样的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及两轮摩托车。
免检车型不包括越野车、小型微型普通载客汽车、重中型货车这种类型的车辆。
免检不等于直接上牌:新车免检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去上牌,目前只是省去了上线检测的一些项目。目前新车上牌前还是必须到检测场检验外观、拍照、拓号。另外,出于环保需要进行的尾气检测也还要进行。
汽车上牌照各项费用
- 刑侦费:50元
- 资料、照相、拓印费:110元
- 行政收费:143元
- 过线费:125元(可免)
以上四项合计:428元
注意事项:每个上牌服务点的收费会有些许差别,但总费用一般在400元左右。新车代办上牌照服务费用另计,新车需缴纳的购置税、保险费用另计。
新车上牌前准备事项
首先给您的爱车缴纳车辆购置税。目前1.6及以下排量的车辆购置税额是车款(发票上的)5%,1.6以上的按10%征收,购置税是到国税局缴纳的。
买保险(含交强险,可以和车船税一起交。车船使用费也可以单独交)
准备上牌需要资料(最好复印3份备用)
- 身份证
- 居住证(外地人需要暂住证)
- 车辆合格证
- 购车发票
- 交强险保单
其他注意事项
交车辆购置税,上交材料(开发票的身份证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车辆合格证复印件购车发票第一联复印件和报税联)。但要带上发票第一联和车辆合格证原件。
拿注册申请表和外检表。
填写注册申请表,带上合格证和申请表去环保处盖环保章。
拍照片,磨码,打印机动车参数表,会在合格证原件上注明是否上检测线。
外检,上检测线就上,不上就去打流水号。
投档,拍照的号码,交钱,上检测线225,不上的125。
上牌,贴环保卡领行驶证和车辆登记证书。
本文原文来自汽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