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穿越者”,凭一己之力制造出我国第一台蒸汽机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穿越者”,凭一己之力制造出我国第一台蒸汽机
在当今的影视剧领域,"穿越"是一个热门题材。虽然时空旅行仍被认为是无稽之谈,但历史上确实有一些人物因其成就超乎常人想象,而被怀疑为"穿越者"。其中,清朝科学家徐寿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徐寿出生于1818年的清朝嘉庆年间,出身于一个典型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是家族中的第一个读书人,但不幸英年早逝。徐寿的母亲宋氏含辛茹苦地将孩子们抚养成人,并坚持供徐寿读书。
徐寿自幼聪慧,年少时就参加了童子试。但他很快发现八股文对改善生活并无实际帮助,于是以"无裨实用"为由放弃了科考。母亲离世后,为了维持生计,徐寿开始务农经商。尽管生活艰辛,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转而研究《水经注》等实用书籍。
徐寿生长在无锡,那里是当时全国有名的手工业之乡。在浓厚的工艺氛围熏陶下,他开始研究科学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就。1853年,徐寿在无人教导的情况下,自发地将水晶磨成三角形,用于研究色谱。
鸦片战争后,清廷推行洋务运动,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徐寿的才能终于有了用武之地。1862年,他进入曾国藩名下的安庆内军械所,开始研究军械武器。面对西洋轮船在内河横行的情况,徐寿决心制造属于中国的蒸汽轮船。
在没有任何图纸和资料的情况下,徐寿仅凭《博物新编》上的蒸汽机缩略图和对外国轮船的观察,用三个月时间就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可投入使用的蒸汽机。随后,他又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黄鹄号",开创了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先河。
这一成就震惊了西方列强,他们难以置信在当时技术落后、经验匮乏的中国能够制造出如此精密的仪器。徐寿不仅在机械制造领域取得突破,还为中国化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创造的"媒、钠、锌"等化学元素名称,至今仍在使用。甚至日本也派遣学者来中国向他学习这些知识。
徐寿在闭关锁国的清朝,凭借一己之力拓展了中国的化学领域和机械制造领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进步。他的成就超越了时代,难怪后人会合理怀疑他是"穿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