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春市净月区南湖实验学校“一校一策”交通综合治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春市净月区南湖实验学校“一校一策”交通综合治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cszy.com/news/189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以长春市净月区南湖实验学校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校通过"一校一策"交通综合治理方案,成功缓解了上下学高峰期的交通压力。

一、案例简介

长春市南湖实验中海小学位于净月区临河街与南环城路交汇西北侧。学校共有2个校门,均位于临河街,分别为东1门与东2门。高峰期间,学校周边临河街及南环城路交通运行指数较高,临河街交通量2665辆/小时,约350台接送学生车辆在临河街停靠;南环城路交通量4077辆/小时。根据高德平台数据监测,周边区域高峰期平均运行速度18.1公里/小时,交通拥堵延时指数约为2.1。

二、问题分析

(一)出入口分布集中

学校仅有2处出入口,均位于临河街,分布集中,交通压力难以分散。50%以上的学生由学校西侧、南侧、北侧到来,但学校南侧无校门分流,学生集中在临河街校门出入,加剧学校周边路网交通压力。

(二)学校周边停车资源有限

现有建筑物配建泊位、路内免费停车泊位、建筑前区停车场泊位仅供周边居民停放,缺少学生家长停放区域。上下学期间家长接送车辆随意占据临河街及南环城路停驶,影响后续车辆通行,交通秩序混乱。


南环城路车辆违停现象严重


学校周边路口秩序混乱

三、治理措施

按照“增加停车供给、开放校门分流、完善节点组织、加强秩序管理、倡导绿色出行”等治理策略,定制学校治理方案,精准施策。

(一)开放校门分流

增设学校南门。组织部分班级家长由南门接送,实现学生分流,将临河街的运行压力部分转移至南环城路,减少临河街上车辆集中停放交通压力,提高临河街通行效率。

(二)增加停车供给

迁移原学校南侧17路公交场站,至南四环路与畅溪街交汇处,保持原G17路公交线路走向不变,减少对周边居民出行影响。原场站用地调整为停车场用地,设置家长专用接送区,供家长临时停靠。

擦除原17路公交场站内停车位,重新施划小汽车停车泊位、护学通道及家长接送区,并安装警示标牌。拆除原公交场站西南角部分绿化带,设置为停车场出口,既有出入口调整为停车场入口,形成“一进一出”单向车流线,与场地内设施流线一致,保障通行安全及通行效率。

(三)加强秩序管理

学校东门与南门处、交叉口范围内分别设置“助学岗”人员,由交警、学生家长、学校安保组成,构成“警家校”联合保障机制,各司其职,协同维护校门前交通秩序。

(四)倡导绿色出行

一是在全市持续发放轨道交通畅行卡基础上,鼓励学生乘坐轻轨4号线出行,学生使用畅行卡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吸引学生和家长低碳绿色出行。二是积极响应长春市绿色出行政策号召,邀请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局等部门进校园开展绿色出行宣讲会,营造绿色出行氛围。三是增加校车数量及覆盖范围,向学生家长下发绿色出行倡议书,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提高学生和家长绿色出行意识,提升校车或公共交通乘坐比例,降低小汽车接送比例。


临河街校门人车秩序井然有序


设置临时停车场规范停车秩序

四、实施效果

通过综合治理措施,接送学生车辆充分利用临时停车场上下客,显著减少南环城路交通压力。学校增设校门,分流低年级学生利用南门进出,减轻临河街上交通压力。持续设置“警家校”护学岗,发动家长参与交通治理,规范家长驾驶员行车秩序。

五、案例总结

学校交通综合治理应统筹考虑学校上放学期间特征及周边交通流量,通过对学校开展全面现状调研,从增强学生绿色出行理念出发,制定切合实际的治理措施,保障学校周边交通顺畅通行。

长春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将持续监测学校周边交通运行情况,动态制定交通综合治理措施,不断提升学校周边交通运行效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