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军事能力排名,司马懿和曹仁谁厉害?
三国军事能力排名,司马懿和曹仁谁厉害?
司马懿和曹仁是三国时期魏国的两位重要将领,他们在军事才能和历史地位上各有千秋。本文将从青年、中年到晚年的履历,以及具体的战役表现,对两人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
司马懿和曹仁几乎没有任何往来,唯一的交集是宗室曹洪,曾屈身求学司马懿,懿托病拄杖,曹洪恨之。
曹仁是镇守外藩之将,几乎与内臣司马懿毫无来往,但两人皆加督荆州、扬州军事,屯宛城,面临着相同的军事局面。
两人的区别,要从履历说起。司马懿录尚书事,曹丕赞其'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司马懿于曹丕时代留守许都,比作萧何;曹叡即位,陈群独揽尚书台,曹休死后,司马懿成为外镇第一将。而曹仁,掌握曹魏创业四大部队之一淮泗兵(于禁泰山兵、乐进东郡兵、中虎卫军),常年屯宛,以控中原、荆州防线。曹丕即位,迁大司马,诸将之首,督诸军据乌江,屯合肥。
青年时期对比
公元193年,司马懿14岁,其父司马防性质直公方,虽间居宴处,威仪严教子弟,大儿子司马朗学问最高,司马懿次之。
同年,曹仁25岁,为厉锋校尉,阴结少年千人随曹操征讨,曹操为东郡太守,与袁术、黑山贼、南匈奴联军展开决战,袁术使刘详屯匡亭,曹操围城打援,袁术救刘详,大破之,追到太寿,决渠水灌城,走宁陵,又追之,走九江,奔袭六百里,曹仁斩获颇多。夏,曹操还军定陶,徐州牧陶谦举兵三万取泰山各城,曹操志之必死,敕夫人卞氏藏于卓氏,以曹仁偏师拒陶谦主力,曹仁常督骑兵,为军前锋,击破陶谦将吕由,曹操主力沿泗水合围徐州治所彭城,围城打援,陶谦进攻不利,回救彭城,师老兵疲,曹仁与主力合围彭城,大破陶谦主力,曹操陷彭城,下十余城,围郯县不克,转屠各县,水民血为之不流,此战于禁、乐进升为陷阵校尉。
匡亭之战:曹操功绩第一,曹仁功绩第二
彭城之战:曹操功绩第一,于禁功绩第二,曹仁功绩第三
公元200年,司马懿读书,20岁,下一年郡举上计掾,曹操为司空,征辟俊才,司马懿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
同年,曹仁31岁,官渡之战,袁绍遣刘备响应汝南郡故吏战场,许都以南,吏民不安,曹仁谏言,率骑兵破走刘备,配合满宠收复诸县,曹仁回援大营,军中密报袁绍遣韩荀抄断西道粮运,曹仁大破韩荀于鸡洛山,第二次密报袁绍遣韩猛粮运,曹仁与史涣抄粮运车,烧其粮谷。
官渡之战:曹操荀攸乐进功绩最大,曹仁功绩一般
汝南分战:满宠功绩最大,曹仁第二
中年时期
公元205-208年,曹操强征士族人才,司马懿30岁为文学掾,管理学校、郡内教化、礼仪之事。与太子曹丕游处,迁黄门侍郎,转议郎、丞相东曹属,寻转丞相主簿。东曹属为官员选拔,吏部为最重要行政部门,司马懿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鹰视狼顾纯粹瞎编,美化司马氏。
同年,并州刺史高干叛乱,曹仁从围壶关,城降,曹操录曹仁官渡之战这五年前后功劳,封都亭侯。公元205-208年前,曹仁屯宛城,以伺刘表。公元208年,曹仁40岁,曹操用荀彧战略,轻袭叶县新野县,攻破襄北汉水防线,大军压境襄阳,以故交蔡瑁诱之,荆州士族皆自保游说刘琮归降,曹操主力进占江陵城,曹仁一直随军。赤壁之战败,曹操还许都,留曹仁、徐晃大概两万守江陵城,文聘守江夏,乐进守襄阳,满宠屯当阳,为抗吴五虎将,周瑜、吕蒙分督万人至江陵,与曹仁隔江相持,甘宁减计奇袭夷陵城,曹仁急令五六千人围夷陵,雨射城中,吕蒙保荐凌统守营可保十天,率主力救援,所杀曹仁过半,周瑜分遣三百人柴断险道,曹仁骑兵被阻,弃马而还,此后周瑜渡江立屯,东西围攻,攻城日数千人围陷牛金,曹仁率壮士数十骑突围冲阵,救出牛金兵,亡其数人,三军服其勇。相持数月,刘备、关羽绝汉水北道,游击击退乐进、李通援军,曹仁守兵渐弱,闻周瑜中箭卧床未起,勒兵布阵以反攻,周瑜负伤出营进攻,曹仁退走,相持一年之久,曹仁弃城退走,伤亡1.2万以上。
公元211年,关中诸贼反,曹操以曹仁督诸将拒潼关数月,不出战,从破渭南之战。后冀州苏伯、田银反,曹仁督七军破之。
荆州之战:未看出曹仁战绩战术
南郡之战:水军战死,丢失夷陵城汉水湘水,是曹仁败因
渭南之战:曹仁未策备马超袭攻,使曹操渡河险死
公元215年,司马懿从曹操讨张鲁,与刘晔建议取西蜀,剑阁天险,曹操不欲劳征。公元217年,从曹操一征濡须口,不胜,退兵。公元219年,司马懿40岁,迁太子中庶子,与太子曹丕辄有奇策,与陈群、吴质、硃乐号曰四友,迁为军司马,劝曹操务农积谷,国用丰赡,猜测轮职负责军粮后勤。襄樊之战,司马懿、蒋济等人建计离间孙刘联盟,令掎其后,则樊城围自解。
217年,曹仁50岁,从曹操一征濡须口,留夏侯惇、曹仁屯居巢,后曹仁行征南将军,假节,屯樊,镇荆州。汉中之战,曹操征调中原徭役,南阳郡苦繇役,吏民共反,与关羽连和,曹仁围宛城,屠城。219年,汉水雨季,关羽水军欲断汉水北道,曹仁守襄樊两城,使庞德屯樊城北十里,曹操派于禁七部三万援救,曹仁命于禁屯樊城北,曹仁兵力四五万,关羽兵力三万,秋八月,汉水溢流,猜测是关羽占据上游水利,决汉水,淹死军民无数,樊城北地势低,洪水冲淹士兵,关羽乘船进攻,于禁所督两万兵投降(于禁是主动投降或是被部下裹挟投降,不得而知),关羽得以围襄樊两城,曹仁示以必死,将士感动。徐晃率新兵佯筑长堑,徐晃得孙权书信射入樊城包围圈关羽营中,关羽犹豫,徐晃率殷署等营精兵,声东击西攻破关羽大营,关羽主力损失不大,控制汉水以南,以绝援兵,吕蒙袭取关羽辎重,关羽南还退军。
襄樊之战:曹仁丢失樊城北地利、水军经验不足
晚年时期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以司马懿为尚书,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后迁尚书右仆射。此时,曹丕对吴质、陈群、桓阶的信任度,还在司马懿之上。公元222年-224年曹丕两次伐吴,以司马懿内镇百姓,外供军资,陈群随军出谋,曹丕以“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将司马懿比作萧何,政臣之首。
曹仁公元220年,曹丕拜曹仁为车骑将军,统率荆、扬、益州军事,进封陈侯,因关羽破坏襄阳城墙,曹仁还屯宛城,焚弃襄樊二城,孙权派陈邵占据襄阳,曹仁与徐晃攻破陈邵,又入主襄阳城,迁汉水南民到汉水北各县。公元222年曹丕伐吴,以东线濡须口战场,曹仁为儿子曹泰爵位,遣曹泰攻濡须城,遣别将乘油船别袭中洲,曹仁以万人后拒策应,朱桓攻取油船,烧营而退,中州曹军五千死降,曹仁病死,也可能是交战负伤。曹丕以蒋济代领其兵。
第一次魏伐吴之战:曹仁徇私,策划全局战场不足。
新城之战:司马懿49岁,(背景曹丕三次伐吴无利:曹丕病死,曹叡继位,重用宗室,打压士族,陈群得以独揽尚书台,因司马懿与荆州都督夏侯尚是儿女亲家,夏侯尚死后,遂屯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相当于夏侯尚代替了之前曹仁的角色,司马懿又代替了夏侯尚的角色)。上庸山城三面阻水,司马懿率军八天抵达,吴蜀派兵解救,孟达在城外树立木栅城防,司马懿分兵渡水,毁其木栅,攻城十日,孟达甥邓贤、将李辅等开门出降,斩孟达,俘获军民万余。
新城之战:2万规模 灭郡级战役
卤城之战:公元230年(背景曹真伐蜀:曹真主力入子午谷,张郃出斜谷,司马懿出上庸,拔新丰县,遇大雨,栈道断绝,退军,曹真羞惭病死),诸葛亮率四万围祁山贾嗣部,曹叡遣司马懿率军千里援救,亮佯围祁山,实攻上邽,司马懿遣郭淮率四千守上邽,被诸葛亮偏师击破,割麦获军粮;司马懿率主力至祁山,亮主力屯卤城,司马懿尾随扎营,遣牛金轻骑为饵,诸葛亮据南北二山,以王平屯南山实兵,以北山虚兵、自坐北营为饵,司马懿遣张郃攻王平,自率主力拔北营,亮走,司马懿追击,亮北营分兵魏延主力大破之,司马懿死伤近万,张郃退军断后,司马懿还营,曹叡增派兵力,诸葛亮围祁山堡不克,粮尽退军,司马懿不听张郃言,认为诸葛亮兵力在祁山为虚兵,命张郃追进,初胜,张郃再追之,布弩齐发,射杀张郃。
卤城之战:诸葛亮围城打援,撤掉祁山包围圈,放出魏兵,使司马懿南北包围蜀军,司马懿筹备决战,却被魏延别师大破。诸葛亮虽胜,但围祁山堡不克,获取战略收益不大,这也是卤城之战不为众人所知的原因。司马懿虽败,但诸葛亮主力退走,亦算胜利。根本原因是魏强兵众,可以连年持久战,蜀弱兵少,需找局部突破。
五丈原之战:诸葛亮粮少为恨,广积粮草两年,司马懿平叛关陇贼,公元234年,司马懿55岁,诸葛亮率五万进驻渭水南,遣孟琰驻武功北水,司马懿屯军渭水北,遣万余骑攻孟琰营,蜀军隔江劲弩射退,对峙百日,诸葛亮分兵屯田,魏军坐实民望,诸葛亮病卒,主力烧营遁走,司马懿遂追击,据蜀营辎重,道路蒺藜众多,司马懿令士兵穿木屐前进,见姜维推出诸葛亮模样的木雕,司马懿误以中计,退还,后闻魏延之变,司马懿自知用兵权变不如诸葛亮。
分析:诸葛亮集权,军国一体化,军政府,打造精兵。司马懿效仿廉颇拒白起,以强压弱,打消耗战,无胜果,亦无大败。
魏灭燕之战:毌丘俭二伐辽东,司马懿率四万行军半年,进至辽水,南岸多张旗帜,佯攻围堑,密渡辽水,辽军见兵出其后,果邀击,司马懿纵兵逆击三战皆捷,进军围襄平,昼夜强攻,散布谣言,公孙渊攻南围突出,司马懿纵兵斩之,入城屠男子七千人为京观。
分析:公孙渊不弃襄平城,不重兵辽水,说明不善用兵。司马懿与毌丘俭合围,以强围弱,虽是灭国级战役,但战役难度为灭郡级战役。
淮南一叛:公元251年,司马懿72岁,违洛水之誓斩曹爽,王凌与兖州刺史令狐愚手握重兵,欲立新帝夺权,吴军攻涂水,王凌欲调集大军政变,请夺虎符,司马懿不许,率中军乘水道讨凌,先下赦凌罪,为书喻凌,大军掩袭至寿春城百尺堰,诛杀王凌三族。
战术对比
曹仁主要胜绩:在兖州战场(匡亭之战副指挥、彭城之战),驻宛、樊城荆州战场(南郡之战败走、襄樊之战),以及无数从战,缺乏大战略智力,导致全局战场的不稳定。司马懿主要胜绩在:新城之战主指挥(难度低于匡亭之战),灭辽之战合围(公孙渊并非名将),关陇防守(战术上多败诸葛氏,战略上消耗未败),缺乏对同时代一流名将打出好的指挥表现,比如对战陆逊、朱然等人,太子孙登去世,以致朱然退走。司马懿长于奇袭、断粮、交通战。曹仁长于骑兵突阵、歼灭战、分袭战术。司马懿主要对手为诸葛瑾、孟达、关陇贼军、诸葛亮、孟琰、公孙渊,晋史虚张拒诸葛之功,多有污秽,除掉拒蜀之功,整体战绩过于单薄。曹仁主要对手为袁术、张勋、陶谦、韩荀、高干、周瑜、吕蒙、马超、韩遂、关羽、朱桓,曹仁的战术经历多于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