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的12个消炎药,适合咽炎、肺炎、胃炎、肠炎、肝炎等
中医里的12个消炎药,适合咽炎、肺炎、胃炎、肠炎、肝炎等
在中医理论中,炎症的发生与人体的正气不足、邪气亢盛有关。因此,中医治疗炎症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扶正祛邪,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消炎的目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中医里的12个消炎药。
黄连: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湿热证、热毒证等。黄连可以治疗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肺炎、胃炎、肠炎、胆囊炎、阑尾炎、痢疾等炎症。
黄芩: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作用,适用于湿热证、热毒证、血热证等。黄芩可以治疗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肺炎、胃炎、肠炎、胆囊炎、阑尾炎、痢疾等炎症。
黄柏: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的作用,适用于湿热证、热毒证、阴虚火旺证等。黄柏可以治疗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肺炎、胃炎、肠炎、胆囊炎、阑尾炎、痢疾、尿路感染等炎症。
栀子: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湿热证、热毒证、血热证等。栀子可以治疗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肺炎、胃炎、肠炎、胆囊炎、阑尾炎、痢疾、尿路感染等炎症。
大黄:大黄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经。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胆退黄的作用,适用于湿热证、热毒证、血瘀证等。大黄可以治疗便秘、痢疾、胆囊炎、阑尾炎、胰腺炎、肠梗阻等炎症。
蒲公英:蒲公英味苦,性寒,归肝、胃经。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作用,适用于热毒证、湿热证等。蒲公英可以治疗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肺炎、胃炎、肠炎、胆囊炎、阑尾炎、尿路感染等炎症。
鱼腥草: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经。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适用于热毒证、湿热证等。鱼腥草可以治疗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炎、鼻窦炎等炎症。
板蓝根:板蓝根味苦,性寒,归心、胃经。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作用,适用于热毒证、血热证等。板蓝根可以治疗流感、腮腺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牙龈炎等炎症。
穿心莲:穿心莲味苦,性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适用于热毒证、湿热证等。穿心莲可以治疗感冒、流感、肺炎、咽喉炎、牙龈炎、胆囊炎、阑尾炎、痢疾、尿路感染等炎症。
金银花: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适用于热毒证、风热证等。金银花可以治疗流感、腮腺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牙龈炎、肺炎、胃炎、肠炎、胆囊炎、阑尾炎等炎症。
连翘: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作用,适用于热毒证、风热证等。连翘可以治疗流感、腮腺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牙龈炎、肺炎、胃炎、肠炎、胆囊炎、阑尾炎等炎症。
菊花: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菊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热毒证、风热证、肝阳上亢证等。菊花可以治疗感冒、流感、肺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胆囊炎、阑尾炎、痢疾等炎症。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中药虽然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但是其作用相对较弱,不能代替西医的抗生素治疗。在使用这些中药时,应该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同时,在使用这些中药时,也应该注意剂量和疗程,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