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文搞懂 Encoder-Decoder(编码器-解码器)模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文搞懂 Encoder-Decoder(编码器-解码器)模型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2401_84033492/article/details/137249570

Encoder-Decoder模型是序列到序列(Seq2Seq)任务中常用的架构,广泛应用于机器翻译、语音识别等领域。本文将从Encoder-Decoder的本质、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步骤,为您详细解析这一重要模型。

Encoder-Decoder的本质

Encoder-Decoder模型的核心逻辑是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求解数学问题来得到现实世界的解决方案。

  • Encoder(编码器):负责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将输入序列转换为固定长度的上下文向量。
  • Decoder(解码器):负责求解数学问题,并将解决方案转化为现实世界的输出,即从上下文向量中生成输出序列。

Seq2Seq(Sequence-to-sequence)强调模型的目的——将输入序列转换为输出序列;而Encoder-Decoder则强调实现这一目的的具体方法或架构。

Encoder-Decoder的原理

Encoder(编码器)

  • 编码器的作用是将输入序列转换成一个固定长度的上下文向量。
  • 它通常使用循环神经网络(RNN)或其变体(如LSTM、GRU)来实现。
  • 在每个时间步,编码器会读取输入序列的一个元素,并更新其隐藏状态。
  • 编码完成后,最终的隐藏状态或隐藏状态的某种变换被用作上下文向量。

Decoder(解码器)

  • 解码器的任务是从上下文向量中生成输出序列。
  • 它也通常使用循环神经网络(RNN)来实现。
  • 在每个时间步,解码器会基于上一个时间步的输出、当前的隐藏状态和上下文向量来生成当前时间步的输出。

Encoder-Decoder的应用

机器翻译(文本 – 文本)

这是Encoder-Decoder最经典的应用。编码器将源语言的句子编码成上下文向量,解码器则从该向量中生成目标语言的翻译。

机器翻译中Encoder-Decoder的6个步骤:

  1. 源语言输入:将源语言的句子转换为词向量序列,作为编码器的输入。
  2. 编码器:通过循环神经网络处理源语言词向量,输出包含句子全部信息的上下文向量。
  3. 上下文向量:作为解码器的初始输入,它固定长度地编码了源语言句子的整体语义。
  4. 解码器:基于上下文向量,逐步生成目标语言的词序列,形成翻译结果。
  5. 目标语言输出:解码器生成的词序列构成最终翻译的目标语言句子。
  6. 训练与优化:通过比较模型生成的翻译与真实目标句子,优化模型参数以提高翻译准确性。

语音识别(音频 – 文本)

在语音识别任务中,编码器将音频信号转换为特征表示,解码器则从这些特征中生成文本转录。

语音识别任务中Encoder-Decoder的6个步骤:

  1. 音频信号输入:将原始音频信号进行预处理,准备送入编码器进行特征提取。
  2. 编码器处理:编码器接收预处理后的音频,逐帧提取声学特征,转换为高维特征向量序列。
  3. 特征表示:编码器输出的特征向量序列捕捉了音频中的关键信息,为解码器提供输入。
  4. 解码器生成:解码器根据特征向量序列和语言模型,逐步预测并生成对应的文本转录。
  5. 文本转录输出:解码器完成预测,输出最终的文本转录结果。
  6. 训练与优化:通过比较生成的文本转录与真实标签,优化模型参数以提高识别准确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