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张君秋】什么样的恨,让“四小名旦”之首、不认生父“滕和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君秋】什么样的恨,让“四小名旦”之首、不认生父“滕和尚”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34B807P0552N4FE.html?spss=dy_author

在我国京剧的历史上,除了"四大名旦"以外,还有"四小名旦"的叫法。其中,张君秋作为"四小名旦"之首,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和曲折的人生经历,成为了京剧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在我国京剧的历史上,除了"四大名旦"以外,还有"四小名旦"的叫法。"四大名旦"是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行的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选中评出的;而"四小名旦"则是源于1936年北京《立言报》举行的"四大童伶"评选。

当时,张君秋与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被评选为"四大童伶",后被称为"四小名旦"。"四小名旦"风格各异:李世芳唱做俱佳,有"小梅兰芳"之称;毛世来深得"花旦大王"筱翠花的真传,擅演《十三妹》等剧;张君秋博采众长,创立了"张派"艺术;宋德珠工刀马旦、武旦,以武功和"出手"见长,世称"宋派"。

四个人相比,张君秋的背景有些特殊。李世芳、毛世来是坐科"富连成"的,而宋德珠则是北平戏曲学校的学生;他们都受过武功的基本训练,只有张君秋没坐过科。因此,在武功和身段上,张君秋要逊于其他三人。

在当时的评选中,按照得票排序,依次分别是: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宋德珠。但是流传到后世,评选结果被很多人误以为是张君秋居第一。这又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张君秋名声的持久,远在"四小名旦"中其他三人的任何一位之上。

后左起:裘盛戎、张君秋,前左起:谭富英、马连良

张君秋和乐队在排练

张君秋,原名滕家鸣,字玉隐,祖籍江苏丹徒,1920年10月23日出生于北京。张君秋的母亲张秀琴,是梆子青衣,曾在张家口红过,后来嫁了一位姓滕的小京官。

北伐以后,政府南迁,滕某竟抛弃张秀琴南下,在南京谋了份差事后、另筑金屋。最后不知什么变故,出家当了和尚。张秀琴被滕抛弃后,茹苦含辛、扶养两个儿子成人。因对滕某深恶痛绝,将两个儿子该从母姓,老大名张君杰,老二名张君秋。

君秋自小生得细皮白肉的,羞怯有如处子,天生是一个唱旦角的材料,于是就写给李凌枫做徒弟。而李凌枫是梨园"通天教主"王瑶卿的弟子。1935年,张君秋在北京吉祥戏院首次登台,以一出《女起解》唱红。

第二年,在"四大童伶"评选中,张君秋被报界评价为"扮相,如窈窕淑女,似梅;唱功,有一条好喉咙,似尚;腔调,婉转多音,似程;做工,稳重大方,似荀"。报界说,他(张君秋)的嗓音"娇、媚、脆、水",甜润清新、高低随意、舒展自如,梅派的华丽、尚派的刚劲、程派的轻柔、荀派的婉约,都被很好的融合在自己的表演中。

张君秋和妻子吴励箴

晚年张君秋

后来,张君秋被马连良看中,要他在《苏武牧羊》中演胡阿云。而胡阿云,是王瑶卿的绝活儿。为了演好这部戏,张君秋每天跑大马神庙(培英胡同20号,王瑶卿住所)、找师爷请教。

张君秋的演出得到了马连良的认可,随后他拜马连良为义父,并在以后跟着马连良的演出中,学到了很多舞台经验,技艺突飞猛进,就此走上名角大牌的阶梯。

不久,张君秋不但在北平大红大紫,也红遍了上海滩。张君秋红了以后,跑了几次上海滩,就发生了南京的"滕和尚认子案"。当时的南北报纸对于此事大登特登,轰动全国。虽然验明正身,那个滕某确系张君秋生父,当时张秀琴坚决表示"覆水难收"。于是,此事就不了了之。

1997年5月27日,张君秋在北京逝世。此去经年,愿大师安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