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溺水的自救与他救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溺水的自救与他救方法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513037

溺水是青少年儿童意外事故的“头号杀手”,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掌握正确的自救与他救方法,对于预防和应对溺水事故至关重要。

自救方法

发生溺水时,首先要保持冷静,除呼救外,应采取以下自救措施:

  • 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
  • 呼吸调整:呼气要浅,吸气要深。深吸气时,人体比重会降到比水略轻,有助于浮出水面。
  • 避免乱动:千万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以免身体下沉更快。
  • 规律划水:双手和双腿有规律地拂水,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他救方法

发现有人溺水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呼叫救援:立即拨打119、110,呼叫专业人员救援,同时拨打120请求医疗救援。
  2. 大声呼救:向周围大声呼救,寻求有专业能力的人救援。
  3. 使用工具:将身边的竹竿伸递给溺水者,在保证自己位置安全的基础上拉回溺水者。在没有竹竿的情况下,可就地取材,递衣物、木板等。
  4. 抛投漂浮物:将救生圈、救生衣、气球、书包、饮料瓶等漂浮物抛出,或者将绳索的一端固定好,另一端绕好后从下面向前抛给溺水者,等待救援。
  5. 专业施救:不推荐非专业救生人员下水救援;不推荐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不推荐跳水救人,将头扎进水中。

如果必须下水救援,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并进行心肺复苏。

“叫 叫 伸 抛 法”救援口诀

  • 第一个“叫”是指大声呼救;
  • 第二个“叫”是拨打110、120报警;
  • “伸”是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将身边的竹竿或衣服伸过去至溺水者;
  • “抛”是抛出漂浮物或绳索。

需要注意的事项

  • 不要正面接近:需要下水救援溺水者时,需从背后接近溺水者,再托起其身体,让他的头露出水面,侧游靠岸。不要从正面靠近溺水者,因为处于求生的本能,溺水者可能会死死抓住任何东西,万一被抓住了,应该松手下沉,先离开溺水者,然后再进行施救。

常见误区

  1. 溺水发生时孩子会拼命拍水或大声呼救?
  • 发生溺水时,口鼻呛了水,可能已经无法发声和呼吸,不一定能拼命拍水或大喊,甚至可能是站在水中或者低头在水下不动。
  1. 会游泳就不会发生溺水?
  • 游泳过程中呛水、抽筋、过度疲劳,或者在野外水域被水草缠住腿脚,遇到水中漩涡、暗河,以及遭遇风浪等,都会导致溺水。
  1. 带着游泳圈和充气玩具就不会发生溺水?
  • 游泳圈和充气玩具都不是专业的漂浮装备,只是帮助人暂时浮在水面的辅助工具。当水流发生变化,游泳圈和充气玩具在水的推动下很可能突然发生翻转,或是漏气,甚至孩子自己没有抓住等,都有可能发生溺水。
  1. 有管理员和救生员就不会发生溺水?
  • 游泳和戏水场所的管理员及救生员的主要职责是现场管理和维护秩序,但是他们无法做到专门时时盯着每个孩子的状况。因此家长要记住,时时有效看护水中的孩子。
  1. 会游泳就能下水救人?
  • 水中救人是一项专业性工作,需要强健的体力、良好的水性和专业的训练,普通人贸然下水很容易发生体力不支、四肢痉挛,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或者由于缺乏经验,被溺水者抓住手脚沉入水底。

最易溺水场景

  • 4岁以下: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比如说室内的水缸、浴盆甚至脸盆等。
  • 5-9岁:户外的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 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为池塘、江河湖海、水库等。有时候,甚至是工地上不起眼的一个小水洼,也会造成儿童溺亡事故的发生。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