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判后答疑” 写好审判“后半篇文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做实“判后答疑” 写好审判“后半篇文章”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089290
判后答疑制度是中国司法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通过法官对裁判内容的详细解释,帮助当事人理解判决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促进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近日,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法院通过这一制度成功化解了两起合同纠纷案件,展现了判后答疑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案例一:土地租赁合同纠纷
在一起土地租赁合同案件中,范某以何某未保障其生产用水为由,要求解除合同并返还剩余租金。法院经审理查明事实后,判决驳回了范某的诉讼请求。
宣判后,范某来电表示对判决内容存在疑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 自己起诉是因为何某提供的租赁土地未保障能持续供水,影响了实际使用,担心继续使用土地时再次出现断水问题,希望何某能保证土地一直供应有水。
- 到法院起诉后,自己就停止使用土地了,土地荒了3个月的损失不知道如何主张。
接到范某的电话后,法官李德江及时安抚了他的情绪,并安排了当面答疑。在答疑过程中,法官针对范某的两个疑问点进行了详细解答:
- 首先,合同中约定了何某有供水责任,但不是直接提供水源,何某已经提供了供水设施和替代供水措施,履行了其供水责任。
- 其次,土地荒了3个月的损失,可以与何某协商把原定的租期延期3个月来冲抵。
经过耐心解释,范某表示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服从判决。为避免双方再生纠纷,法官还通知何某到院进行了释法说理,何某表示将严格按照合同履行自己的义务,避免因合同履行再次发生争议。由此,双方纠纷得到有效解决。
案例二:劳务合同纠纷
在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中,案件宣判后,被告对判决内容存在疑惑,其认为自己与原告并未签订过任何劳务合同,原告是别人叫到工地干活的,不应当承担案件判决的支付劳务费的责任。
为了纾解其心中疑虑,法官通过电话和工作微信向被告进行耐心的判后答疑,向其进行释法说理,梳理分析案件事实,告知其如何通过事实行为与原告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务合同关系,从而判决其应承担支付劳务费的责任。答疑工作结束后,被告的疑虑消除,还主动履行了判决中确定的给付义务,双方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通过判后答疑抚平当事人的疑问困惑,是审判程序的收尾篇章。呈贡法院将继续秉持“热心问疑、细心听疑、耐心答疑、诚心消疑”,对当事人的疑惑进行详细答疑,努力提升当事人对法院裁判的接受度、认可度、满意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切实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一次性化解。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热门推荐
奖励员工的方式有哪些
上海人民广场旅游指南
点球大战“突然死亡法”详解:规则与操作流程
如何做好团队心理辅导
衣柜用什么除虫最安全
凳子:从分类到选购的全面指南
恒生科指,强势翻红!金山云暴涨超30%
Steam占用了我的C盘空间?别急,我们一起来解决!
突击步枪排名前十:现代战场上的火力中坚
十二生肖的故事:传统vs现代的文化意义
怎么挑一款适合自己的香水
美国本科转学流程详解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治疗及拉筋运动疗法
高中物理电磁知识点20条,经典总结,复习必备!
HIIT半小时消耗多少大卡?波比跳和HIIT哪个减脂快?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王牌专业有哪些
企业领导者的韧性与决策能力培养
Docker容器交互模式修改指南
百香果:花如时钟,果似摇钱树
CAT卡特C18柴油机操作和维修保养手册的内容
跟着影视去旅行 走进新疆阿勒泰"千里画廊"
非上市企业公司估值:如何准确评估其价值?
民生银行突发!股价大跌 究竟发生了什么?
项目经理管理中如何索赔
欧丽娟:陈子昂的批判性继承
一文读懂实体分类
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原理、功能、分辨率与优势解析
神奇的超导体
油画肖像画中的人物阴影绘制技巧
阿卡德与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