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上最惨烈的一场保卫战:3万人对抗60万人,竟坚守了85天!
明史上最惨烈的一场保卫战:3万人对抗60万人,竟坚守了85天!
在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并不少见,但像洪都保卫战这样,参战双方实力如此悬殊、战争场面如此触目惊心、战争意义如此重大的战役,却堪称绝无仅有。这场发生在元末明初的战役,不仅展现了朱文正的军事才能,更成为明朝建立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
在许多影视剧作品中,洪都保卫战往往被描绘为朱元璋派遣蓝玉率领三万精兵坚守洪都一百多天,为朱元璋北上营救小明王赢得宝贵时间。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指挥这场保卫战的并非蓝玉,而是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
朱文正的父亲早逝,其母亲带着他投奔朱元璋。朱元璋对这个侄子十分看重,经常带他在身边参与军事行动,使他的军事才能逐步得到提高,为他日后指挥洪都保卫战奠定了基础。
公元1356年,朱元璋亲自带兵占领了南京,将其作为统一天下的大本营。此时的朱元璋军队虽然已经成为中原大陆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但面临的威胁也不少。东面有张士诚在苏州称王称霸,北面和南面又有元军虎视眈眈。然而,最让朱元璋感到棘手的,是雄踞在他西面的陈友谅大军。
公元1363年,北方红巾军政权龙凤政权的都城汴梁被元军攻破,红巾军首领刘福通带领小明王韩林儿退守安丰,在安丰又遭到张士诚部队的围攻,无奈之下只能向朱元璋求救。得知消息后,朱元璋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亲自率领大军北上去解安丰之围。然而,他忽视了陈友谅的动向。
陈友谅得知朱元璋出兵北上,认为这是一个一举拿下南京的好机会,于是举全国之师,号称60万大军浩浩荡荡直奔朱元璋的老巢。但他并没有选择直接攻打南京城,而是决定稳扎稳打,先拿下南京西南方向的洪都,打破南京的保护屏障再一举攻打南京。朱元璋深知洪都的重要性,于是派遣自己的侄子朱文正率领三万大军驻守在洪都。
面对陈友谅倾巢出动的60万大军,区区三万兵力似乎也只是杯水车薪,更何况此时的朱元璋带着几十万的精锐部队北上,根本来不及支援兵力空虚的洪都,这注定是一场硬仗。
朱文正得知陈友谅大军倾巢而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他并没有自乱阵脚。他下令改建加固洪都城的城墙,将原本的城墙向后移了整整三十步,致使洪都城墙远离了河面。根据《南昌府志》记载,大都督朱文正以城西南滨江,故筑于内,比旧减五之一,周二千七十丈有奇,高二丈九尺,浚壕三千四百丈有奇,阔十一丈,共存七门,使洪都防务大大加强。
除此之外,朱文正还严厉整顿内务,树立威信。他在短短的时间内,招谕山寨来降,头目尽皆归顺,好讼者诛之,号令严肃,远近震慑,使得洪都城的兵力进一步增加,大大增强了守卫洪都城的力量。他还收取了陈友谅占据的吉安永新等地,从而扩大了朱元璋在江西一带的地盘,这些准备成为抵抗陈友谅激烈进攻的保障。
四月中旬,陈友谅率领六十万大军围攻洪都,一到洪都他们就傻眼了。洪都的新城墙居然向内收缩了三十步,要知道陈友谅的军队以擅长水战而闻名,朱文正早就料到如果不将洪都的城墙向内移,那么陈友谅大军极有可能驾着坚船利炮直接攻占洪都,但是如今城墙向后移动了三十步远离了水源,致使陈友谅无敌舰队直接进城的打算泡汤,一场好好的水上突袭战只能被迫转为陆地攻坚战。
面对万分紧急的军情,朱文正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对策。他让手下的将军分别带兵驻守在洪都城的各个军事重镇,自己则带领一支两千精兵的部队待命,当陈友谅攻打哪个位置的时候,自己就带兵到哪个位置支援。但是陈友谅毕竟有六十万军队,即使朱文正率领大军拼死抵抗,仍旧难以抵挡他们来势汹汹的进攻,许多城墙都被陈友谅大军破坏,但是朱文正并没有就此放弃,一边打仗一边重新修筑坚固的城墙。
如果没有材料,那么牺牲的将士们就成为修筑城墙的材料,这就是真正的血肉筑长城。朱文正不仅自己以身作则奋勇杀敌,还鼓励将士们誓死抵抗,即使受伤了也丝毫不觉得疼痛,整个洪都城乌云遮日浓烟滚滚,战死者遗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
洪都保卫战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朱文正的守城器具也即将用光,援兵又迟迟不到,再这样下去,洪都城早晚都要被陈友谅攻占,这又该怎么办呢?于是朱文正为了拖延时间等待援兵的到来,就派出一名叫做舍命王的勇士前往陈友谅处,假意商量投降事宜,陈友谅不疑有诈同意招降,就放缓了攻势,朱文正的军队争到了喘息的时间开始整顿,等到了约定的时期,陈友谅只看到洪都城墙上的旗帜焕然一新,等到晚上也不见有人出来投降,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休整过后的朱家军队,誓死保卫红都城的决心更加强烈。在这种以一敌百的作战中,朱文正大军死伤殆尽,眼看着陈友谅大军就要强登城楼,为了防止敌军攻占城楼,朱文正命人烧热铁戟铁钩,敌人再夺手掌皆被烫伤,无法再继续前进,朱文正大军用尽各种办法组织敌军,就这样三万不到的朱文正大军又坚持了几十天,而陈友谅军队因为小小的洪都城久攻不下,士气也早已不如从前。
洪都保卫战持续了两个月,朱文正派遣一个叫张子明的将士,偷偷溜出洪都城前往朱元璋驻地求援,而朱元璋却对洪都战事充满信心,让朱文正再坚持一个月,等到陈友谅大军弹尽粮绝的时候,朱元璋再和朱文正里应外合一举消灭陈友谅大军,就这样朱文正带着仅剩的几千人马有苦苦支撑了半个月,陈友谅六十万大军也到了最疲倦的时候,又加上长久作战,军粮已经所剩无几,士气大跌,很多将士都无心再恋战,甚至还出现了逃兵。
也就在这个时候,朱元璋带着他的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赶来了,朱文正见到援兵已到,马上打开城门与陈友谅大军决一死战,陈友谅见朱元璋大军浩浩荡荡地赶来,朱文正也带着仅剩的几千人马准备做最后决战,而自己的部队却一片狼藉毫无招架之力,知道这是一场必败的战役,于是带着大军灰溜溜地退出了洪都城,就这样朱文正带着三万将士,苦守洪都城85天,打赢了这场看似不可能赢的洪都保卫战。
纵观整个洪都保卫战,朱文正临危不乱指挥有度,既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抵御敌人,也能用巧妙的战术拖延时间,更能杀伐果断以大局为重,这一切足以说明,朱文正是一个出色的将领,当然洪都保卫战的胜利,更是所有将士用血肉铸成了一道铜墙铁壁的结果,朱文正以三万军队战胜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创造出我国历史上又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他也因此一战成名,成为朱元璋手下一名得力的悍将,但是也就是这样一名得力悍将,最后却也难逃杀人狂魔朱元璋的魔爪明朝最惨的一次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