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漏性皮炎是什么?彻底了解成因症状!「脂漏性皮炎治疗新概念」大公开
脂漏性皮炎是什么?彻底了解成因症状!「脂漏性皮炎治疗新概念」大公开
脂漏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碰到。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外观,还会让皮肤出现红肿和鳞片状的斑块,通常发生在油脂较多的地方,比如脸部、鼻翼两侧、眼睑和胸部等。虽然有些人可能会发现,脂漏性皮炎有时候会自行痊愈,但如果症状比较严重,通常需要多次治疗。而且,这种皮肤病常常会反复发作,让人感到很困扰。
为了更深入了解脂漏性皮炎的改善方法和治疗效果,达特医谢医师研究了很多实证文献和数据,详细解析了新的治疗方法。本篇文章,将会提供相关的数据、前后对比图和效果机制,带你了解这种症状的改善关键,还有如何采取适合的保养肌肤方式,让大家能更清楚地保养脂漏性肌肤喔!
脂漏性皮炎是什么?彻底了解成因症状!
这篇文献指出,脂漏性皮炎(SD)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症状因人而异,通常会出现油腻的斑块和红肿,主要出现在头皮、脸部和胸口,很多人还会感到痒。病因不明,但一般认为与皮脂分泌、马拉色菌(Malassezia)和免疫调节有关。
然而,治疗上主要用局部药物,比如抗真菌药和低效能类固醇,但效果和副作用可能会有所限制。目前正研究新疗法,也完成使用局部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的临床试验,来改善脂漏性皮炎的情况。
基本上,脂溢性皮炎的病理生理学其实就是在说,当皮脂分泌增多的时候,马拉色菌就在皮肤的油脂区域开始大量繁殖。这些马拉色菌会分解脂肪,产生游离脂肪酸,这些物质会引发皮肤的炎症反应,然后又让马拉色菌更容易生长。炎症的过程中,免疫系统的T细胞(特别是helper 2和Th17细胞)、中性白血球和树突状细胞会释放一些细胞因子,这些反应会使得皮肤的角质层变厚,炎症更加严重,最后导致皮肤的保护屏障受损。
随着角质层的保护功能变差,马拉色菌开始大量增长,这些菌和脂肪会渗透进角质层。这样会导致更多的皮肤受损,还会让神经酰胺流失,最终就会出现像是分流、皮肤剥落这些皮肤炎的症狀。
马拉色菌(Malassezia)在很多皮肤疾病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表明这种菌属,能引起许多皮肤问题,像是大多数头皮屑和脂溢性皮炎,其实都是这种球形马拉色菌属引起的。由于马拉色菌需要油脂来生长,所以它通常会感染发生在皮脂腺容易出油的地方,比如头皮、脸部和上半身。它能利用多達8种不同的油脂分解酶和3种磷脂分解酶来分解头皮上的油脂。
这张表格,说明脂漏性皮炎的治疗方法,列出了几种药物和使用方式。
对于外用药物,有抗真菌药、皮质类固醇和钙调素抑制剂,通常建议每天用一次,持续2到10天,然后可以改成每周用一次来维持效果。至于口服药物,有氟康唑(Fluconazole)和伊曲康唑(Itraconazole),通常用于短期疗程,而低剂量的异维A酸(Isotretinoin)则适合长期使用。这些治疗方法都有相关文献支持,提供了临床参考依据。
研究发现,脂漏性皮炎的患者通常会有一些明显的皮肤特征,比如皮肤屏障功能不好,还有角质层里的神经酰胺成分也会改变。这些问题会让皮肤变得更敏感,更容易受到刺激,常常会出现红肿、脱屑和瘙痒的情况。所以,了解这些变化对于治疗是很重要的。通过改善皮肤的屏障和调整神经酰胺的组成,可以帮助减轻症状,让皮肤状况变得更好。
这张图示,说明皮肤病变相关的几个指标,包括泛红指数、表皮厚度和表面粗糙度。具体来说:
(A) 泛红指数 (Erythema Index):
这是病变皮肤(红色点)跟正常皮肤(绿色点)之间的比较。结果表明,病变皮肤的泛红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皮肤。
(B) 表皮厚度 (Thickness):同样是比较病变皮肤和正常皮肤的表皮厚度。发现病变皮肤的表皮厚度显著低于正常皮肤。
(C) 表面粗糙度 (Roughness):这个部分是看病变皮肤和正常皮肤的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病变皮肤的粗糙度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差异相当明显。
这个数据,是测量病变肌肤与非病变肌肤的内容,研究统计,透过标准化摄影(A)测得的泛红指数,以及透过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測量,皮膚的表皮厚度(B)、表面粗糙度(C)和不同深度的血管化程度(D),這些都是針對病變和非病變(健康)皮膚的結果。
這張圖示,描述了經皮水分流失(TEWL)在皮膚健康評估中的重要性。主要是評估皮膚屏障是否完整的重要指標,就是指出皮膚異常的情況下,就等於皮膚表面水分的流失。研究顯示,病變肌膚的經皮水分流失,明顯高於非病變肌膚,這說明出病變肌膚的屏障功能受到損害,且統計結果非常顯著。
跟正常肌膚比起來,病變肌膚裡的神經醯胺酸顯示出 Cer[NS](神經醯胺2)和 Cer[AS](神經醯胺5)的含量明顯增加;而 Cer[NdS](神經醯胺10)、Cer[EOS](神經醯胺1)、Cer[NP](神經醯胺3)、Cer[NH](神經醯胺8)和 Cer[AP](神經醯胺6)則明显减少。
這段文字在講述病變肌膚與正常肌膚在神經醯胺成分上的差異。具體來說:
- 在病變肌膚中,Cer[NS](神經醯胺2)和Cer[AS](神經醯胺5)的含量明显增加,這可能與肌膚的保護功能或炎症反應有關。
- 而其他幾種神經醯胺(Cer[NdS]、Cer[EOS]、Cer[NP]、Cer[NH]和Cer[AP])的含量則明显减少,這可能會影響肌膚的屏障功能和水分保持能力。
簡單來說,不同類型的神經醯胺在健康肌膚和病變肌膚中的比例不同,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了解皮膚的健康狀況,並選擇合適的成分,給肌膚提供需要的成分保養。
如图所述,跟健康的肌肤相比,病变肌肤里的 Cer[NS](神经酰胺 2)和 Cer[NP](神经酰胺 3)的比例明显提高,这说明脂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参见图 C)。
另外,病变肌肤中的 Cer[NSC34](一种有34个碳的 Ceramide 2)也显著增加(图 D)。这些变化可能影响肌肤的健康状态。
这张图示说明,不同类型神经酰胺(Ceramides)及其对应的脂肪酸结构,每种神经酰胺的结构,帮助我们理解它们与不同脂肪酸的关系,分为三类:非羟基脂肪酸(N)、α-羟基脂肪酸(A)和酯化的ω-羟基脂肪酸(EO)。每种脂肪酸对应一系列神经酰胺:
- 非羟基脂肪酸(N):Ceramide NDS、NS、NP、NH
- α-羟基脂肪酸(A):Ceramide ADS、AS、AP、AH
- 酯化的ω-羟基脂肪酸(EO):Ceramide EODS、EOS、EOP、EOH
这张图示,是病变肌肤与非病变(健康)肌肤平面显示图,最明显的发现是在屏面区块。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两者之间的最大差异,另外,发炎反应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这些差异显示出病变肌肤在屏区的变化,帮助我们更容易理解所显示的特征与影响。
研究显示,脂漏性皮炎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目前还不完全清楚确切原因,但一般认为与皮肤微生物组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也就是与皮肤对「菌属」会有异常反应有关。
特别是「马拉色菌」的存在。
这个研究同时也根据病变肌肤和健康肌肤之间的差异,可以证明皮肤屏障出现障碍状态下,不仅影响皮肤的保护能力,还导致一系列的皮肤问题。因此,了解皮肤屏障的功能对于养出健康肌肤至关重要。
基本上,藉由改善皮肤屏障来治疗脂漏性皮炎,已经被许多研究证实,是可以作为治疗脂漏性皮炎的一种潜在辅助疗法,不过,目前的治疗还是主要集中在抗癌和抗真菌的部分。
所以,在治疗止漏性皮炎的时候,我们真的不能忽视使用润肤剂、保湿剂或其他能修复皮肤屏障的产品。这些东西对现有的疗法来说是很好的补充,可以帮助患者更有效的修护症状,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
根据图示的说明,纽约西奈医学院的皮肤科教授指出,脂漏性皮炎的患者在皮肤上有一些明显的问题。他们发现,这些患者的皮肤屏障受到损害,而这种损害跟一些特别的分子结构有关。尤其是在皮肤的表皮细胞和脂质代谢的过程之间,存在著一些重要的联繫。这些发现对于理解脂漏性皮炎的成因和治疗方法可能有很大帮助。
常见问题解答
本身有酒糟肌肤以及脂漏性皮炎,是否有推荐的产品?
对于酒糟肌或是脂漏性皮炎而言,这些需要修护为第一首位的皮肤状况,选择神经酰胺、B5和玻尿酸的产品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药膏跟保养品哪一項先涂抹?
洗脸后,先用药物再用保养品,这样做是因为先治疗皮肤问题,再进行保养,才能更有效的保持皮肤的健康。简单来说,就是先把问题解决,然後再让皮肤变得更好,这样效果会更好!
轻微的蠕形螨虫跟脂漏性皮炎,两者该如何区分?
要确认是否有蠕形螨虫,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皮肤科做检查。
蠕形螨虫是一种微小的生物,可能会影响到你的肌肤。而脂漏性皮炎则是另外一种皮肤状况,通常会造成皮肤出油、发红或脱皮。这两者是不同的问题,所以如果有任何不适,去看皮肤科医生会是有效的选择。
酒糟肌肤可以完全改善吗?
当然可以!因为完全改善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完成,所以我们要有耐心,並且好好地去照顾我们的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