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保国:耳鸣耳聋治疗,应重视血瘀肾亏这二个因素
杜保国:耳鸣耳聋治疗,应重视血瘀肾亏这二个因素
耳鸣、耳聋是常见的听觉异常病症,中医在治疗这类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南京太乙堂中医院中医特邀专家杜保国主任,基于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耳鸣耳聋治疗应重视血瘀和肾亏这二个关键因素,并提出了以泻热清火、化痰降浊为主的辨证分型治疗原则。
耳鸣耳聋的病因病机
杜保国主任认为,耳鸣耳聋有实证与虚证之分。实证多由血瘀、肝火或痰火上逆所致,虚证则多由肾阴亏损或中气下陷所致。慢性耳鸣耳聋,病因无论内外,多与精气不足有关。
《济生方·耳论治》云:“疲劳过度,精气先虚,于是乎风寒暑湿,得以从外入;喜怒忧思,得以内伤,遂致聋瞶耳鸣。”《黄帝内经灵枢·口问》也说:“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
耳鸣耳聋与五脏的关系
杜保国主任指出,耳鸣耳聋与五脏之中的脾、肝、胆,尤其与肾关系密切。耳为肾之窍,肾精充沛则听觉正常;肾精耗损,则髓海空虚,发为耳鸣、耳聋。此外,少阳经脉上入于耳,肝胆之火循经上壅,易成鸣、聋。脾主输精,功在升运,脾弱则清气不能升奉于耳。
辨证分型治疗原则
在深刻把握耳鸣耳聋病因病机的基础上,杜保国主任提出了以“泻热清火、化痰降浊”为主的辨证分型治疗原则。具体证型及治则如下:
- 风热侵袭型:治宜“耳聋治肺”,从肺论治。
- 肝火上扰型:法应清肝泻热通窍。
- 痰浊上壅型:治法为化痰降浊、和胃开窍。
- 肝肾不足型:治疗上应侧重于清心火,其次滋肾阴。
- 脾胃虚弱型:治宜健脾益气,升阳通窍。
这种辨证分型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疗效,能够有效减轻耳鸣,改善听力,帮助患者解除耳鸣耳聋带来的不适和痛苦。
杜保国主任简介
杜保国主任出身于中医世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多年,曾在国内多家三甲医院执诊。他博采众长,自主创新各病种治疗体系,在中医常见病、疑难病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以辨证精准、标本兼治、不易复发而驰名业界。
他在胃肠、男妇科、内分泌、疼痛、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等相关疾病诊治上多有创见,尤其擅长用动物类药物治疗各种顽固性疾病,有效避免了西药治疗副作用大、依赖性强等弊端,临床上以药简效宏、胆大心细、屡起沉疴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