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战斗机:从追赶者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跨越
歼-10战斗机:从追赶者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跨越
歼-10战斗机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四代机,不仅在国庆阅兵中首次亮相,更在实战中屡创佳绩,多次击败西方先进战机。从最初对标苏-27,到如今出口海外并取得优异战绩,歼-10系列战斗机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
2009年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国产歼-10战斗机首次参阅。
从立项到首飞:艰难的研制历程
上世纪80年代初,面对发达国家第四代战斗机的挑战,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决定启动国产第四代战斗机研制项目。经过激烈竞争,成飞的鸭式布局方案最终胜出。1988年,有关部门正式批准新歼进入工程研制阶段,并命名为歼击10型歼击机,简称歼-10。
最初,歼-10的设计目标是与米格-29、苏-27等战斗机对抗,强调中低空机动性能和格斗性能。为此,采用了放宽静稳度、主动控制、电传操纵、先进航空电子系统、先进发动机等新技术。但由于国内相关技术还在攻关之中,特别是WS-10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难以跟上主机发展进度,中国空军最终决定为歼-10配备俄罗斯AL-31FN发动机,以加快研制进度。
歼-10A:中国空军的中坚力量
1998年3月23日,歼-10A战斗机在成都首飞成功。考虑到中国空军急需四代战斗机,2002年歼-10A就提前生产了一批交付部队试用。2004年,歼-10A战斗机设计定型,投入批量生产。同年,双座型歼-10S战斗机首飞成功,并于2005年设计定型,列装部队。2005年1月9日,歼-10A战斗机在西北某试训基地完成空空导弹试射,正式宣告形成作战能力。
根据外界资料,歼-10A战斗机在2014年停产,大约生产了200-250架。在201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15架歼-10战斗机再次以3机、5机、7机编队受阅。
歼-10B:短暂的过渡型号
成飞根据部队实用经验对歼-10战斗机进行了改进和升级。2008年,歼-10B战斗机首飞成功。作为改进型,歼-10B最大特点是换装了DSI进气道,成为继F-35战斗机之后第二个采用DSI进气道的战斗机。航空电子系统进行了升级,配备了无源相控阵雷达和综合电子对抗系统。但由于WS-10改进型发动机研制进度滞后,歼-10B最终还是换装了俄罗斯AL-31FN-M1发动机。
2014年,歼-10B战斗机装备部队。由于无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已显落后,加上歼-10C战斗机研制进展顺利,歼-10B在2016年就停产了,大约只生产了50架。目前,歼-10B已经退出一线作战行列,经过改进后加装电子干扰吊舱和鹰击91反辐射导弹,执行防空压制任务。
歼-10C:全面升级的四代半战机
得益于国产机载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的快速研制进度,中国空军决定为歼-10战斗机配备这一先进技术。2013年,歼-10C战斗机首飞成功。作为最新型号,歼-10C采用了歼-20隐身战斗机的技术成果,配备了最新航空电子系统,包括国产机载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武器升级为PL-15中远程空空导弹和PL-10格斗空空导弹。
2015年,歼-10C开始批量生产并交付部队。2018年,歼-10C换装国产WS-10B涡扇发动机,实现了全国产化,为大批量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据外界估计,到2023年已生产接近300架歼-10C战斗机,加上之前的型号,歼-10系列战斗机总数达到或接近700架。2019年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中,5架歼-10C战斗机以楔形编队接受检阅。
歼-10CE:走向国际市场的成功
歼-10C的全国产化为出口扫清了障碍。巴基斯坦空军首批引进了大约20架歼-10CE战斗机,并于近期又订购了16架。巴空军计划最终装备50架以上,作为歼-31E隐身战斗机服役前的过渡机型。
在实战中,歼-10CE表现优异。2022年1月8日,巴基斯坦空军出动歼-10CE战斗机,在高空掩护下,配合JF-17C战斗机和翼龙2无人机,成功打击俾路支分离主义目标。在与F-15SA、台风等四代半战斗机的对抗演习中,歼-10CE也展现出色性能,甚至有消息称在与台风的对抗中以9:0的比分获胜。
埃及空军也对歼-10CE表现出兴趣,计划引进以替代早期的F-16A/B战斗机。由于美国和法国出于对以色列安全的考虑,限制向埃及提供先进空战武器,如AIM-120和流星中远程空空导弹,歼-10CE的到来解决了埃及空军的燃眉之急。
承上启下的里程碑
歼-10系列战斗机在中国国产战斗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实现了中国战斗机技术的突破,更为后续战斗机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