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滘碧江:传承历史文脉,古村焕发新生
北滘碧江:传承历史文脉,古村焕发新生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社区是广东省唯一同时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两个国家级称号的古村。近年来,碧江社区以古村落活化为导向,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模式,不仅重现了千年古村的风采,还通过美食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推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
走进一座村庄,品味一方韵味。北滘碧江社区,历史文脉源远流长,是顺德区唯一同时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两个国家级称号的古村。
除了两大“国字号”头衔,碧江还入选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创建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
“百千万工程”开展以来,北滘镇立足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以古村落活化为导向,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模式,形成碧江活化保护工作的独特打法。
1937年,广雅中学迁到碧江,以振响楼等一批祠堂为校舍复课办学。1938年,时任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应广雅中学邀请,在振响楼向全体师生、碧江群众作演讲。
碧江金楼,闻名四方。碧江金楼古建筑群由泥楼、职方第、金楼、南山祠、见龙门、亦渔遗塾、慕堂祠、三兴大宅等多座建筑物组成,集中了宅第、祠堂、书塾、书斋、园林等功能,保留着蚝壳墙、水磨砖、“镬耳山墙”等岭南特色的古建筑实物。明清时期广府地区的民居结构形式可以在碧江找到活标本。
虽然碧江是典型的岭南水乡,部分河涌却因历史原因被覆盖。为重现这些河段的风貌,今年1月,碧江社区村心大街暗涵复明工程启动,重现“千年古村”骄傲。
被掩盖20年的河段“重生”后,将给周边群众带来更多生态效益、产业效益。目前,暗涵复明工程正有序开展。
“水是我们碧江的魂。水好了,对所有人都好,我们愿意一起出力,投入治水事业。”碧江人苏志潜说,据他观察,治水美岸工作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我特别期待未来暗涵复明带给碧江的变化,到时碧江一定会有一个大的提升,迎来新活力”。
一方面,北滘成立碧江古村落活化工作小组,加强古建筑保育修复和活化,坚持“历史的就是现代的”理念,对碧江的村落格局、历史街区、古建遗存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价值要素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
另一方面,北滘撬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入多个社会团体、公益组织、文化公司进驻,盘活村内闲置古祠堂、旧民居,打造德云居、碧江金楼等特色美食品牌、历史文化景点,并推行联票机制,将美食“流量”与游客“流量”叠加在一起。
2023年,德云居年接待食客达50万人次,创造超4000万的经济效益,与此相辅相成,碧江金楼的年接待游客也达到40万人次,切实推动碧江文旅产业发展,助力加快建成北滘首个“亿元村”。
2023年10月,碧江村活化保护工作被住建部科技委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评为全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优秀案例,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案例;同年11月,碧江亦渔遗塾学井种德礼仪式成功登上央视大型纪录片《文脉春秋》,古村落活化初见成效的碧江,正在慢慢衍变成为推广顺德乃至广东文旅的新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