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建材行业低碳转型目标与路径研究
深度解析:建材行业低碳转型目标与路径研究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转型金融已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可持续金融发展的重点领域。而科学、可量化的行业低碳转型目标与路径的设定,不仅是金融机构开展转型金融业务的关键考量依据,也是当前制约转型金融深入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本文将立足国家政策要求,结合建材行业头部机构、权威研究机构的前沿性研究,分析建材行业的低碳转型目标和路径。
低碳转型技术路径
从碳排放总量来看,根据中国材料联合会发布的《建材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解读》,建材行业的重点碳排放源由高到低依次为水泥、石灰、建筑卫生陶瓷、建筑技术玻璃等工业,分别占建材碳排放85.0%、7.1%、2.7%、 1.9%。因此,本文建材行业的减碳路径也将围绕水泥、石灰、陶瓷、玻璃工业开展,而水泥是建材行业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领域。
目前主要建材产品的减碳路径均已有相对清晰的规划,根据中国建材集团提出的建材行业减碳技术研究,建材行业主要通过燃料替代、原料替代、能效提升和CCUS四个维度进行节能减排,具体而言,燃料替代主要通过利用废弃物、城市垃圾、替代燃料等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原料替代包括原材料替代和低碳水泥技术降低石灰石用量;能效提升是通过使用提高能效的技术,降低建材行业的能耗和电耗,进一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表1 建材产品重点排放环节和减排方法
产品 | 重点排放环节 | 减排方法 |
---|---|---|
水泥 | 窑炉煅烧 | 燃料替代、原料替代、能效提升、CCUS |
石灰 | 窑炉煅烧 | 燃料替代、原料替代、能效提升 |
陶瓷 | 窑炉煅烧 | 燃料替代、原料替代、能效提升 |
玻璃 | 熔窑熔化 | 燃料替代、原料替代、能效提升 |
资料来源:根据《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中国建材集团科技部:建材行业碳减排技术路径研究》《中国建筑材料行业碳减排技术路径》《中国水泥行业碳中和路径研究》等资料整理。
转型路径及阶段性目标研究
本文通过不同政策、行业数据的叠加使用,采用路径分析法对建材行业低碳转型进行情景分析。模型共设置了2个情景,分别为基准情景和碳中和情景。
基准情景
基准情景是对建材行业当前发展趋势进行延展的情景。根据我国《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建材行业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政策层面,《水泥行业碳减排技术指南》《平板玻璃行业碳减排技术指南》《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建材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对建材行业到2025年的节能降碳改造提出量化目标,如下表2所示。
表2 建材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目标
在产量方面,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印发的《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到2025年底,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根据中国建材集团预测,我国水泥产量在2024年-2025年将达到峰顶24亿吨。根据我国水泥专家高长明和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孙祥忠对我国2030年、2050年水泥产量的预测,本文设定我国2030年、2050年、2060年水泥产量分别为24亿吨、15.75亿吨、9亿吨、6亿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我国平板玻璃产量96941.8万重量箱,同比下降3.9%,2024年1-9月平板玻璃产量为76071.1万重量箱,根据市场公开预测数据,2023—2027年建筑玻璃市场规模1.97%增长率,本文设定我国2030年、2050年、2060年平板玻璃产量分别为11.44万重量箱、16.9万重量箱、20.54万重量箱。2023年全国陶瓷砖产量为67.3亿平方米,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2022中国瓷砖(瓦)产能调查报告》,我国建筑陶瓷有效产能约100亿平方米,2020年—2022年产能增长率1.91%,本文设定我国建筑陶瓷2050年以后产能利用率为100%,2030年、2050年、2060年建筑陶瓷产量分别为76.83亿平方米、100亿平方米、100亿平方米。
表3 建材行业重点领域产量预测
在碳排放方面,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能耗与碳排放专委会发布的《2022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2020年中国建筑材料工业二氧化碳排放为14.8亿吨,“十三五”期间建材生产碳排放年均增速为2.0%,增速放缓步入平台期;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和重庆大学发布的《2023年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碳排放研究报告》,2021年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为17亿吨;根据中国建材集团数据,2023年水泥行业碳排放达到峰值14亿吨。
在基准情景下,根据当前政策设定的减碳能效要求和技术水平,在不考虑原燃料替代和CCUS应用变化的情况下,估算出2025年、2030年、2050年、2060年建材行业碳排放量约为17.2亿吨、12.43亿吨、6.56亿吨、4.36亿吨。
碳中和情景
碳中和情景下,本文参考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和能源基金会发布的《中国水泥行业碳中和路径研究》,假设建材行业燃料替代、原料替代、能效提升和CCUS均能达到最优的发展效果,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表4 建材行业碳中和情景说明
年份 | 燃料替代比例 | 原料替代比例 | 能效提升比例 | CCUS应用比例 |
---|---|---|---|---|
2030 | 30% | 20% | 40% | 10% |
2050 | 60% | 40% | 60% | 30% |
2060 | 80% | 60% | 80% | 50% |
根据前文对建材行业产能的预测、碳中和情景假设的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的产能比例和各路径下的降碳比例,估算出2030年、2050年、2060年建材行业碳排放量约为10.41亿吨、3.53亿吨、0.34亿吨。
在基准情景和碳中和情景下,建材行业2025年—2060年碳排放情况如下图所示。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能耗与碳排放专委会数据,2020年建材行业碳排放14.8亿吨,基准情景下,相较于2020年,到2030年、2050年、2060年建材行业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6.01%、55.68%、70.54%;碳中和情景下,相较于2020年,到2030年、2050年、2060年建材行业碳排放量分别下降为29.66%亿吨、71.15%、97.70%。
图1 2025年—2060年建材行业碳排放情况(亿吨)
水泥行业碳减排并逐步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当前-2025年: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推广低碳技术,能效提升和低效高排放产能退出,控制高碳能源消费,以低碳电力替代化石能源消费,推进氢能、早期 CCUS 项目开发、示范和小规模应用。
- 2025—2040年:建材产量随社会发展进入较低水平,替代燃料实现全面应用,CCUS 逐步成熟,氢能和电力制备技术实现试点和示范。
- 2040—2050年:进一步挖掘行业减排潜力,绿电、绿氢等低碳新型替代燃料技术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行业实现深度脱碳,CCUS将在减排中发挥更大作用。
- 2050—2060年:新型替代燃料技术如电力与氢能成熟并实现商业化,煤炭在燃料中占比将趋于零,CCUS作用进一步明显并实现碳中和目标。
参考资料
- 《bp世界能源展望》2024版
- IEA.Global Energy and Climate Model Documentation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建材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解读》
- 世界资源研究所.零碳之路:“十四五”开启中国绿色发展新篇章
- 李沅潮.全产业链视角下的建筑碳排放路径研究——基于RICE-LEAP模型
- 江旭昌.水泥窑炉协同处置可燃废弃物和应用替代燃料热量替代率TSR分析与计算中国水泥行业碳中和路径研究
- 高长明:2050年世界及中国水泥工业发展预测与展望
- 中国建材集团科技部:建材行业碳减排技术路径研究
- 彭寿.中国建筑材料行业碳减排技术路径
-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水泥行业碳减排技术指南》和《平板玻璃行业碳减排技术指南》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2022中国瓷砖(瓦)产能调查报告》
-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能耗与碳排放专委会《2022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
-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和重庆大学发布的《2023年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碳排放研究报告》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和能源基金会《中国水泥行业碳中和路径研究》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