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深中通道开通,中山经济如何逆势翻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深中通道开通,中山经济如何逆势翻盘?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03A07MGZ00

6月30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下称“深中通道”)正式开通。这条长达24公里、双向八车道的高速公路跨海通道,不仅将深圳至中山的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更开启了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深中通道已经成为大湾区内“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功能集群的直连通道

交通变革:重塑区域时空格局

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后、粤港澳大湾区建成的又一超大型交通工程。通道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

据了解,深中通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1公里,起自深圳机场互通立交,向西跨越伶仃洋海域,通过万顷沙互通与南中高速连接,在中山市马鞍岛登陆,与中开高速对接。

广东的一位房产中介表示,深中通道设有公交线路,从深圳前海到中山市马鞍岛,车程大约45分钟到1小时,相较之前一个半小时到两三个小时有所缩短。私家车的过路费单程66元,每天来回费用含油钱大约200多元。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林江表示,深中通道开通当天,许多民众前来打卡拍照,将深中通道塞得满满当当。通道开通后,粤东、粤西地区的人流往来将更加频繁,进而加速珠江东西两岸的融合发展。珠海、中山、江门将成为因深中通道开通而受益的城市,粤西地区的茂名、云浮、湛江也会间接受益。

房价走势:短期上涨,长期待观察

深中通道对中山经济的影响,早在2015年就以“中山房价飙涨”显现出来。2015年,深中通道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当年12月,深中通道深圳机场互通立交先行工程动工建设。2016年12月,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先行工程开工,深中通道正式开建。随之而来的,外地客涌入中山房市。

乐有家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11月起,中山房价进入上涨通道,到2017年将近翻倍,2018年均价正式破万元。从外地客所在的城市分布来看,外地购房地最多的是深圳,其次是珠海、广州、佛山等地理位置上毗邻的地区。

深中通道开通后,中山房价还会涨一波吗?深中通道开通前一个月,受央行5月17日大幅放宽房贷政策、中山近期出台“换购住房退个税”“探索房票补偿机制”等新政带动影响,中山楼市短期内成交有上升。数据显示,5月中山全市住宅成交量达到2050套,环比上涨23.6%,今年以来首次突破2000套。

林江分析,深中通道建设消息公布已久,想来中山买房的深圳人早已下手购房。而未在中山、珠海、江门买房的深圳存量人口,现在出手的可能性不大。深圳向中山外溢多少人口,主要取决于深圳新流入人口多少,比如外地应届毕业生因为看好在深圳的事业前景,选择优先在中山购买入门级房产。

根据深圳相关统计公报,2023年,深圳常住人口数量为1779.01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054人,远超上海和北京的人口密度。此前,深圳人口主要溢出至东莞凤岗、塘厦、长安、虎门和惠州的惠阳、邻深发展主城区。随着深中通道开通,人们猜测,中山、珠江西岸城市圈或成为深圳人口溢出的新方向。

区域联动:协同发展新机遇

亦有观察人士指出,现阶段深中通道通车对深圳、中山楼市价格的影响十分有限。更重要的是,两地在产业、经济、旅游、会展等方面互动带来的新机会。

6月底,《深入推进深圳—中山规划一体化行动方案(2024—2025年)》正式印发,提出两市共同开展跨市域规划研究、加强重点领域规划对接等内容。

深圳、中山将系统研究两地在功能布局协同、基础设施联通、产业科创合作、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的空间策略;共同开展深中科技创新走廊空间规划;共同开展深南中城际轨道交通详细规划研究,在低空经济等方面加强一体化规划发展。

在5月举行的“深圳—中山规划一体化发展会议”上,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邹兵亦表示,深中通道开通5年至10年,将是两市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精准配置空间资源,特别是各种类型交通方式的支撑,为两地通勤人员提供精准服务,促进产业、人口、功能的一体化布局和协同发展。

据悉,深圳作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城市,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山则以制造业为基础,具备装备制造、灯饰、白色家电等产业基础,拥有较低的生产成本和丰富的空间资源。目前来看,通过深中通道的连接,中山可以依托深圳资源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两座城市的优势互补。

2023年,深圳、中山首次召开联合招商大会,宣布在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建设珠三角首个跨珠江口经济合作区——深中经济合作区,探索“深圳总部+中山基地”“深圳链主+中山配套”“深圳研发+中山转化”的产业联动新模式。

然而,林江分析,深中通道开通后,深圳对中山等粤西城市的辐射作用仍待观察。深圳的带动能力仰仗深圳经济未来的发展前景,包括其作为高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作用、这座外贸城市的出口景气度,以及临近城市香港经济的持续繁荣、深圳与香港的互补联动。是否会有更多人口从深圳外溢至中山,仍是未知数。

对中山而言,如何找准定位,避免深圳产生“虹吸效应”亦是一道考题。

林江指出,深圳不止要跟粤西的中山一体化,还需要同粤东的东莞一体化,甚至通过深汕合作区带动广东汕尾等地区的发展。未来如何协同深圳发展,中山要同东莞实现差异化定位,这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中山没有促进产业集聚的有力政策,如果中山不能对深圳人才产生足够强的吸引力,甚至可能不进则退。

“现在找深圳协同发展的城市实在太多,深圳忙不过来。相信深中通道开通后,其他城市还会更积极向深圳提出各种合作方案。深圳是合作的选择方、决策方,中山、珠海应该要先提出更好的联动合作方案。”林江指出,粤西的地理面积、产业腹地相较粤西地区大,对于广东而言,应该优先以深圳带动粤西发展。

而粤东地区,潮汕有自成一派的语言文化优势,汕尾等地区可以不以省域为边界,同福建厦门、漳州、泉州甚至浙江联动发展,或能产生更突出的经济效应。

“比亚迪要是将云浮作为生产基地或者研发次中心,粤西跟深圳的关系就很密切了。”林江说。不只中山,整个粤西地区的经济蓝图都正因深中通道的开通而打开。深中通道已经成为大湾区内“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功能团的直连通道。深圳向西、中山向东,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版图如何重构,值得期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