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人物耳朵的画法:从基本结构到绘制技巧详解
动漫人物耳朵的画法:从基本结构到绘制技巧详解
耳朵是动漫人物绘制中不可或缺但又较为复杂的部分。本文将从耳朵的基本结构、绘制步骤、不同角度的表现以及男女角色耳朵的差异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动漫人物耳朵的画法。
耳朵的基本结构
耳朵位于下颌关节的后方,与下颌的线条相连,稍微有些倾斜。构成耳朵的主要构造包括耳轮、对耳轮、对耳轮脚(上脚、下脚)、耳珠、耳垂。
- 耳轮:指的是耳朵的外缘。
- 对耳轮:位于耳轮内侧,因为是和耳轮成对的部位所以叫做“对耳轮”。
- 对耳轮脚:耳轮的上部有两个分歧,上面的分歧被称为“对耳轮上脚”,下面的分歧被称为“对耳轮下脚”。
- 耳珠:用来保护耳道外侧的部分。
- 耳垂:大家熟悉的部位。
绘制步骤
- 首先要把耳朵安排在与下颌相连的位置。
- 确定耳朵的宽度和高度之后,绘制耳朵的轮廓线,一边留意把轮廓的下方画成稍微膨起的形状,一边绘制耳垂,最后再画上内部的构造。
但在漫画和数字插图中,如果只把耳朵画得特别写实看起来会不太自然,如果不打算把整个人都画成写实风的话,绘制时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省略会比较好。耳朵的内侧呈现贝壳状,如果用线条来绘制的话会长得像是一个“?”。
不同角度下的耳朵
改变视角时绘制诀窍也和前面的说明相同。在绘制参考线确立轮廓时,可以留意和下颌连接这点来决定耳朵的位置。
- 正面观察:看不太到耳道,它的上面会稍微覆盖著耳珠。
- 正后方观察:可以看见梯形的根部。
- 侧面观察:可以清楚看到耳道。
另外,耳珠和耳垂圆润而带有厚度,其他部分则全部由软骨构成。
不同人物耳朵的绘制
尺寸分为大、中、小,形状有偏圆、椭圆、三角等,每个人的耳朵都长得不一样。但在画漫画和插图的时候,就算不那么严谨地画出差异应该也没关系。
反过来说,只在绘制想要呈现特殊感的角色(魔法师或师傅等)时改变耳朵的形状,可以凸显角色的差异。
另外,在释迦牟尼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释迦的身体特征)中,有长耳垂——也就是被称为“福耳”的记载,因为带有吉祥之意,所以佛像和神像(尤其是惠比寿等东洋神像)很多都是福耳。身为历史人物的德川家康也被绘制成福耳的形象。因为传说能带来财运,所以有钱人的肖像画很多都会画成福耳,参考这点,绘制君主、宗主等角色的时候,或许可以设计成福耳的形象。
耳朵的具体绘制教程
耳朵的位置
水平角度下,人物的眉心到鼻底的距离,大致等于人物耳朵的位置和大小。但人物在抬头低头的时候会有所变化。
耳朵的结构
耳朵的各个部位造型弯曲又相互穿插,结构看起来比较复杂。耳朵的结构主要有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主要的形体结构,阔边、耳轮、环绕耳朵的耳甲腔、下部的肉组织耳垂,对耳屏。
内缘在而上部分形成“Y”字形的小岔口,对耳屏的下面有一个小槽口正好处于耳道口的下方。耳轮上的外侧弧线上的小结点被称之为“达尔文之点”。耳朵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壳状, 其轮廓呈C型, 上宽下窄, 中央是一个凹形碗状体。耳部主要由耳轮、对耳轮、耳屏、三角窝和耳垂等几个部分组成。耳轮: 由于耳轮的外部形态呈现方中有圆、圆中带方的感觉, 所以耳轮外轮廓交界线从上到下的粗细、深浅和方圆节奏就要给予重视, 并且还要在耳轮上分出交界线、反光、灰面和亮面等。三角窝: 耳朵上部的三角窝多数处于暗部中, 所以在对耳轮上所形成的投影形的起伏变化就要给予高度重视。耳屏: 耳屏、三角窝和耳道在空间上比耳轮、对耳轮和耳垂靠后, 为了拉开耳朵前后的空间, 我们要适当减弱靠后部分的黑白对比, 在刻画上还要注意主次和虚实关系。在表现对象耳垂时, 无论厚薄都要表现出耳垂底部的交界线、灰面、亮面以及反光。
耳朵的形状
首先, 虽然每个人耳朵的外形特征各不相同, 但结构却基本一致。并且, 当头部平视时耳朵是斜着的, 总体倾斜度与鼻梁近似。
其次,因为耳朵大部分是由具有弹性的软骨组织构成的, 外部形态呈现方中有圆、圆中带方的感觉, 所以耳朵的外轮廓一定要画出体积感。
- 该角度能够看到内耳孔, 起形时注意该处形体的穿插关系。
- 耳朵结构复杂, 受光源影响会形成很多小灰面, 表现时注意这些灰面在色调层次上的变化。
- 把握耳朵几处色调较深的暗面, 不能画闷。
- 调整明暗交界线和投影线,使它们的起伏变化和耳朵的结构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男女角色耳朵的差异
- 男性对象:男性耳朵轮廓明显, 块面转折感强烈。明暗对比较为强烈,耳朵较为厚实。
- 女性对象:女性的耳朵轮廓较为柔和, 穿插交界处基本平滑柔和。耳朵丰满,明暗关系微弱。绘制的时候可以先想象成一个长方体,因为耳朵是有厚度的。注意耳朵是上宽下窄的,类似于一个问号。耳蜗和耳轮之间有一段距离。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动漫人物耳朵的画法教程。教程非常简单,相信这篇教程肯定会给大家有所帮助,赶紧收藏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