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三个关键词看2025年成都工业怎么干
乘势而上!三个关键词看2025年成都工业怎么干
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成都的重大使命、关键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项目。今日召开的全市经信新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年,也是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开局起步之年,成都将坚持清单化、项目化、具体化、可视化,确保“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全面完成,为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成都将实现八个新突破:在夯实工业经济基本盘上实现新突破、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在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上实现新突破、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实现新突破、在壮大高能级企业主体上实现新突破、在提升“成都造”市场竞争力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资源精准化配置上实现新突破。
稳、质、拼,三个关键词,看成都坚定不移推动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水平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稳”住基本盘
挺起现代化成都建设的工业“硬脊梁”,必须稳住基本盘。
会议提出,拿出超常决心、超常举措、超常力度,巩固工业经济稳中向好态势,多措并举稳信心、抢抓机遇稳投资、精准施策稳增长。
——全力冲刺开门红。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季度起好了步,全年工作才能赢得主动、抢得先机。将紧盯重点项目进度,强化运行监测,精准研判2025年一季度各项工业指标运行走势、科学制定应对措施,确保安全平稳生产,稳住基本盘。切实以一季度“开门红”,带动全年“满堂彩”,答出十四五“高分卷”。
——全年着力稳投资稳增长。围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深挖“成都造”供给潜力,强化产贸联动互促。抢抓国家加力扩围支持“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京东方8.6代线等项目加快建设。打造一批“成都造”现象级、国际化产品和品牌,持续遴选发布不少于100项“成都工业精品”,构建“成都造”品牌矩阵。依托“糖酒会”、世运会、国际汽车展等重要展会赛事,展销“成都造”产品。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加速实现“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
“质”有新支撑
按照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更大力度布局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部署,成都将秉持“短期聚焦特色优势产业稳存量、长期着力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育增量、统筹推进产业体系提质量”的思路,加快构建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年,成都将——
巩固提升特色优势产业能级。对于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先进能源等产业,将推动电子信息龙头企业争订单、提产能。推动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航空整机研制水平。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先进存算、新型显示、绿色氢能、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人工智能、先进存算要围绕生产制造、城市治理等领域,全年打造智能工厂、智慧医疗等典型应用场景。要做强终端、强化配套,推动毫末智行研发及智慧工厂等智能网联关键零部件重点项目落地。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对于下一代移动通信、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类脑智能、细胞与基因治疗、量子科技等产业,紧盯6G、量子计算等中长期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方向,分产业高标准编制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健全未来产业识别、场景建设和投入增长机制,争创一批省级、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推动“企业特色化集中、要素生态化集聚、功能系统化集成”,大力推进制造业园区产业集群提能级攻坚,为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定位精准、运营高效、功能复合、支撑有力的空间载体。围绕“镇园之宝”招引配套链属企业,高质量实现企业满园。通过入园办理、简政放权等形式全力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实施政策、基金、数据、万兆光网、绿色技术进园区等行动。
工信部今年将“启动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着力“增强产业链条韧性、提高产业生态效率、做强产业集群能级”,打造一批区域型、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成德绵自凉航空航天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率先迈入世界级产业集群行列,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高端能源装备和生物医药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向世界级跃升。
“拼”出信心来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多一份信心,就多一分爬坡过坎的勇气,多一分攻坚克难的力量,多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信心从哪里来?
来源于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坚持“以创新驱动培育产业新动能、以智改数转激发产业新活力、以绿色转型塑造产业新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于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要“助力大企业顶天立地、支持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推动有根企业惊天动地”,推进企业梯度成长,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创新度、根植性。常态化开展“进解优促”工作,塑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品牌。实施“明日之星”企业培育行动,健全遴选、认定、入库培育机制;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开展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评价。
来源于支撑有力的要素环境。秉持“高能级要素增效、基础性要素提质”的思路,打造优质新制造新经济基金投资体系,持续提升成都交子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运营水平。着力构建适应超大城市发展需求的新型能源体系,持续完善城市基础通信网络,开展万兆到户试点,扩大千兆光网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