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凡事都倒过来想,或许别有一番洞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凡事都倒过来想,或许别有一番洞天!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05/16/5983216_1130530420.shtml

逆向思考是一种强大的思维工具,它能帮助我们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从司马光砸缸到商业巨头的创新模式,逆向思考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其独特价值。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深入探讨逆向思考的原理和应用,帮助读者掌握这一思维利器。

有个故事很有意思,有人问一个农夫:“你最想知道什么?”农夫说:“我最想知道我将来死在哪里,这样我就可以绕着那地方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反过来想问题,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就像俗话说的,顺瓜摸藤,反着来。

真正有深度的思考,就是一个人脑子里能同时装下两种相反的想法,还不糊涂。比如,一个人既能看到前头的路可能不好走,又有决心去闯一闯,扭转局面。这种能力,就是真正有深度的思考。

逆向思考,顺瓜摸藤

逆向思考,这招儿可厉害了,它跟我们平时想事情的方式正好相反。我们平时是顺着想,它是倒着来,从结果往回推,从后往前捋,就像是把事情反过来看,能绕开一些常规思维的局限。

正向思考和逆向思考,他们的关系,就像“顺藤摸瓜”和“顺瓜摸藤”。

“顺藤摸瓜”,就是我们平时常用的方法,从手头的条件出发,有什么条件就做啥事,条件决定了结果。

“顺瓜摸藤”,就像是你先看到了远处的瓜,然后开始想,要摘这个瓜,得先爬藤,爬藤得先找根,一步步往回找,直到找到出发点。这样一来,你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路线图,知道每一步该干啥,怎么干,效率和效果都好多了。

其实,顺瓜摸藤就是逆向思考,先想好我们需要什么“瓜”,也就是目标,然后从目标往回找,一步步倒推,看怎么分配资源、怎么安排时间,怎么定战略战术,怎么选方法手段。

而"顺藤摸瓜"这事儿,有时候我们能摸到好瓜,但有时候可能摸个空,或者摸到的瓜还不咋地。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换个思路,不妨先找个瓜,再顺着瓜去找藤。这样一来,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就像我们平时做事,有时候按部就班,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这时候,如果先定个目标,再反过来找方法,可能路子就宽了,事儿也好办了。这种反过来想问题的方法,有时候能帮咱们找到新路子,解决难题。

我们举几个例子: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一般人的想法是“把人从水里捞出来”,但司马光不一样,他却反过来想:“让水从人身上流走”,直接砸缸,问题就解决了。

草原上起火了,我们可能第一反应是找水灭火。但有时候,最好的法子可能是“用火来灭火”,点火烧掉周围的草,让火没得烧,火自己就灭了。

沃伦·巴菲特的投资金句:“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投资成就,是依靠自己的自律和别人的愚蠢。”

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时,可能是我们的问题本身就是错的。这时候,换个角度,改变一下问题,说不定就有新答案了。

逆向思考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分析思考、设计商业模式、解决问题等,这些领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都证明了逆向思考的重要性。

哪种效率更高:自上而下vs自下而上

在工作中,仔细观察周围同事,我们会发现,同样是解决问题,不同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法。有些同事喜欢正向思考,有些同事喜欢逆向思考。

就像我们做饭,有的人是有什么菜就做什么,有的人是想吃什么就去找原料。两种方法都能做出饭来,但过程和结果可能大不相同。所以,了解同事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法,有时候也挺有意思的,能学到不少东西。

自下而上的正向思考

自下而上思考是大部分人使用的常规思考方法,也就是正向思考。

当我们接到一个任务或解决一个问题时,先明确目的,之后花很长时间去收集资料,接着对这些资料分门别类,然后归纳演绎,最后得出结论。

这样的思考模式,收集资料非常耗时、耗力、耗成本,通常适合解决简单的问题,很难解决复杂问题。

自上而下的逆向思考

自上而下思考则正好相反,进行逆向思考。

当我们接到一个任务或解决一个问题时,先明确目的,之后对这个问题进行拆解,构建出解决问题的框架;接着按照这个框架的指引收集不同类型的资料,把不同来源的资料填充到这个框架,最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这种先有框架后收集资料的模式,收集资料不再是大海捞针,解决问题也非常高效,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复杂的问题。

哪个利润更高:剃刀vs刀片

在设计商业模式时,逆向思考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吉列的剃刀和刀片

在我们的常规思维里,剃刀是主产品,企业应该以高价销售给消费者;刀片是附属产品,应该低价销售。

然而,吉列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采用逆向思维,将基础产品(剃刀)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廉价出售或是免费赠送,而与其配套使用的附属产品(刀片)则高价出售。这种反向模式称为“剃刀和刀片”的商业模式,有的也称为“诱饵和鱼钩”模式。

这种模式与传统的直接付费模式不同,本质上是先通过免费产品获取流量,再通过后续的服务或者附加商品来变现。

雀巢的咖啡机和咖啡胶囊

与吉列类似,雀巢也采用逆向思维,将咖啡机以低廉的价格卖给消费者,当消费者一旦购买了咖啡机以后,就会觉得咖啡机一定不能闲置着,一定要去喝咖啡,所以他们就会不断地高价购买咖啡胶囊,雀巢咖啡从中获取了巨大收益。

惠普的打印机和墨盒

惠普同样采用逆向思维,以低价出售打印机,高价出售墨盒。而墨盒是个高耗材,消费者需要多次购买,惠普因为这种模式成为行业翘楚,这种模式也成为打印机行业的通用模式。

哪个更有魅力:头部市场vs利基市场

如果我们开一个店铺,常规的思维就是把握核心的品类和重点用户,关注“头部市场”,因为二八定律告诉20%的头部商品很可能决定了80%的销售额。

头部市场的本质是打造规模经济,即品类越少,规模越大,单一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越低。核心逻辑就是打造爆款或流行款。

这时就有人逆向思考这个商业模式了,提出了“长尾理论”。

与二八定律关注的20%的头部相反,长尾关注的是剩下的80%的商品或用户。

它反向思考消费者的需求,认为分布在尾部的、零散的、小量的、个性化的需求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这些需求会在需求曲线上面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将所有非流行的市场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

长尾理论本质就是打造“利基市场”。

什么是利基?“利基”从英文“Niche”翻译而来,意译为“壁龛”,有拾遗补阙或见缝插针的意思,代表一个需求没有被服务好的小众市场。

长尾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当商品的库存、营销、展示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过去即使销量很低的商品,只要有人卖,几乎都会有人买。这些小众的商品聚集起来,就可能比头部市场还大。

长尾模式的代表公司包括亚马逊、苹果、网飞、谷歌等。比如亚马逊的小众图书、谷歌的中小广告主、网飞的冷门唱片、iTunes的冷门音乐贡献了大部分的收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