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走出认识历史的四大误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走出认识历史的四大误区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DI9LA2H05566FH1.html

关于历史,有一个几乎无解的争议:历史,到底应该还原真相,还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此,朱光潜说“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其实是看重历史的现时性,看重历史与生活的联贯。过去只有能引起现实的思索,打动现实的兴趣,和现实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带着今天的视角和问题意识去“审视”历史。离开当下,历史只是一堆关于各种死亡的资料。

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一直扮演着意识形态,甚至准宗教的角色。不过,一提到历史,大多数人更精通,甚至沉溺其中的,主要还是中国历史。但是,在全球化时代,尤其是传统中国遭遇现代文明冲击的近代以降,“从世界看中国”无疑更为重要,读世界史,无疑是开拓视野,提升历史智识的刚需。然而,关于世界史,很容易陷入四大误区:

结构简单

很多所谓世界史的作品,只是把不同民族、国家的历史,简单的拼凑、罗列、汇编,然后冠以“XX通史”“XX极简史”,很多还成了畅销书。

视角陈旧

不少人用写中国古代史的方法,书写世界史,读者大多也只关注世界史上的帝王将相、军事战争等宏大题材,对世界史的脉络、演化逻辑,知之甚少。

视角单一

只看到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与冲突,看不到它们之间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

陷入某种“中心主义”不自知

很多所谓的世界史,其实是欧洲中心主义、本族中心主义或某地区中心主义占主要篇幅的历史。

其实,有一种已风靡全球近70年的史学研究和写作范式,可帮助我们走出以上四大误区,它就是新史学视野下的“全球史”,其开山之作是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史》,而代表作则是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历史教授,全球史观的奠基人和第一代实践者,是公认的全球史观的播火者。阅读《全球通史》,至少可收获三大价值:

全新的历史叙事单位

摒弃“国家、民族本位”的古老叙事,以“社会、文明”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一部人类史,其实是一部不同文明相互交融与沟通的历史,而不只冲突与博弈的历史。

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方法

真正俯瞰人类史,需要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论来支撑。这点在《全球通史》一书中俯拾皆是。

“从世界看中国”的启示

中华文明虽异常璀璨,但也只是全球史中的一支,时间上并不最久,影响力上也不能说最大,今天我们对中华文明有多自信,就应该对世界文明有多开放。文明相互融合的趋势不可阻挡,任何对全球化的阻挡都是自我设限、自绝于历史的无知与短视。

在全球化时代,全球史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更全面、更客观地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它不仅帮助我们避免了传统史学研究中的种种误区,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人类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