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娃3年离焦镜经验:半路“退轴”,近视几乎没涨!
14岁娃3年离焦镜经验:半路“退轴”,近视几乎没涨!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孩子们的眼睛健康再次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近视问题一直是困扰家长和孩子们的难题,而离焦镜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近视防控手段,究竟效果如何?一位北京海淀妈妈分享了她儿子使用离焦镜3年的亲身经历,或许能为家长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位海淀妈妈的亲身经历:离焦镜防控近视3年记
暑假期间,一位北京海淀的妈妈带孩子去检查视力,结果让她非常满意:儿子戴了3年多离焦镜,身高长了30多厘米,近视只有一只眼睛涨了25度。
这位妈妈的儿子在11岁时被查出近视,左眼75度、右眼0度。为了控制近视发展,他们选择了佩戴离焦镜。经过3年的坚持,不仅成功控制了近视度数的增长,还出现了“退轴”的现象,即眼轴长度有所缩短。
新乐学镜片,采用多区正向光学离焦设计,由香港理工大学研发并由豪雅(HOYA)公司生产
这位妈妈分享了他们使用离焦镜的具体经历:
2021年5月:儿子佩戴第一副新乐学离焦镜,选择3980元的镜片,加上镜框共花费4500元。佩戴两年期间,度数没有增长,甚至出现了“退轴”现象。
2023年8月:由于镜片磨损,更换第二副新乐学离焦镜。这次选择在潘家园眼镜城配镜,价格更便宜,但镜框质量不佳,导致佩戴不适,影响了防控效果。复查时发现左眼增加了50度散光,右眼增加了25度近视。
2024年8月:考虑到度数上涨,更换为星趣控离焦镜。医生建议更换品牌,以避免大脑对新乐学的离焦信号产生适应。新配的星趣控镜片同样选择3980元的型号,加上New Balance运动镜框,总价4500元。
星趣控镜片,采用H.A.L.T高非球微透镜星控技术,由依视路公司研发
总结经验:
- 坚持佩戴:每天佩戴至少12小时,尤其是在户外活动时也要佩戴。
- 定期复查:每半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及时了解视力变化。
- 配合户外运动:除了佩戴离焦镜,还坚持每周进行乒乓球等户外运动,寒暑假期间增加运动频率。
- 关注眼轴变化:使用“近视了”小程序记录验光数据和眼轴数据,及时调整防控方案。
离焦镜科普:原理、效果与争议
1. 离焦镜为什么可以防控近视?
离焦镜的原理基于大量动物实验研究。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
- 近视性离焦信号可以抑制眼轴生长,延缓近视发展。
- 周边视网膜理论让离焦原理可以得到应用,既能保证中心视力清晰,又能控制眼轴生长。
多点离焦技术
离焦镜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全焦技术,效果不明显。
- 第二阶段:周边离焦技术,效果约30%,代表产品为蔡司成长乐。
- 第三阶段:基于竞争性离焦原理的多点离焦技术,效果约60%,代表产品有新乐学、星趣控等。
2.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佩戴离焦镜?
- 适用年龄:5-18岁,这个年龄段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期。
- 度数要求:近视度数不超过1000度,散光度数不超过400度。
- 双眼视功能:双眼视功能正常的孩子可以使用。
3. 离焦镜的争议与局限
- 摘镜年龄:一般建议在16-18岁后摘镜,因为此时身高和眼轴增长缓慢。
- 佩戴时长:需要每天佩戴12小时以上,对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
- 价格差异:医院和眼镜店的价格差异较大,存在“智商税”质疑。
- 手术替代论:有人认为长大后做近视手术即可,无需佩戴离焦镜。
- 外观担忧:担心长期佩戴会导致眼睛变形、鼻梁变矮。
结语
离焦镜作为近视防控手段,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发展,但其效果因人而异。家长在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同时配合户外运动、定期检查等措施,才能达到最佳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