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马六甲海峡那么长,为何只有新加坡繁荣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马六甲海峡那么长,为何只有新加坡繁荣了?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7A04CIS00

马六甲海峡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其沿岸国家在港口发展上却呈现出显著的不平衡。新加坡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高效的管理,成为了全球第一大中转港,而占据海峡大部分地区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却未能培育出世界级的大港。这种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地理、历史和人文因素?

马六甲海峡:世界货物进出第一海峡

马六甲海峡地处苏门答腊岛与马来半岛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漏斗状,西接印度洋,东连南海,全长约1080千米。海峡宽度在37千米至370千米之间,东南端最窄处仅有2.8千米。水深方面,马六甲海峡的深度在25至150米之间,但由于两岸泥沙淤积和历史沉船的影响,有37处地方水深不足23米,无法通行20万吨以上的货轮。

尽管存在这些限制,马六甲海峡的货物通行量却极为惊人,是苏伊士运河的三倍,巴拿马运河的五倍。每年约有10万艘船舶通过这里,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货物进出的第一海峡。

新加坡:地理位置与人文优势的完美结合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东南部,正好处于海峡漏斗底部的收紧处,与马来西亚隔柔佛海峡相望。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加上典型的热带海洋气候,使其成为理想的港口选址。

新加坡由主岛及附近6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735.2平方千米(2024年数据),大小介于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和第四大岛舟山岛之间,在中国省级行政区中排名第三十四位,比香港小但比澳门大。

新加坡的人口结构也为其发展提供了独特优势。截至2023年,新加坡总人口约592万,其中公民和永久居民约407万,华人占比高达74%。虽然新加坡曾是英国殖民地,但其官方语言包括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多元文化的融合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新加坡历任总理均为华人,如李光耀(1965-1990年)、吴作栋(1990-2004年)、李显龙(2004-2024年)和黄循财(2024年至今)。华人普遍吃苦耐劳、聪明机智的特点,加上新加坡世界一流的管理水平,共同塑造了这个城市的繁荣。

尽管没有石油储量,新加坡却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炼油厂。波斯湾的原油在这里进行转运和部分冶炼,产出的汽油等民用能源被运往不便炼油的地区。新加坡还在持续填海造陆,并在地下修建庞大的储油库,储量足以满足全国一个月的需求。

印度尼西亚:地理与资源的双重挑战

马六甲海峡的主航道靠近马来半岛一侧,东侧的马来西亚海岸水深适宜,拥有多个天然良港。而西侧的印尼苏门答腊岛则面临暗礁多、海水浅的问题,不适合大型船舶停靠。

印尼的人力物力资源主要集中在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地处偏远,本国的进出口货物需求相对有限。印尼在马六甲海峡经营的棉兰港,其货物吞吐量远不如爪哇岛上的港口。

新加坡南部的印尼廖内群岛理论上可以建设深水港,但该地区资源匮乏,缺乏淡水和电力供应。相比之下,新加坡虽然也是海岛,但拥有淡水资源,且能从邻近的马来西亚进口各种生活资源。

马来西亚:分散的战略布局

在殖民时代,英国在马六甲海峡建立了三个港口:槟城、马六甲和新加坡,统称为海峡殖民地。其中,槟城由槟岛和陆地组成,槟岛面积仅为295平方千米,不到新加坡的四成。槟城所在的海峡位置略显宽广,船舶停靠会增加时间和成本。

海峡殖民地的首府最初设在槟城,后迁至新加坡。新加坡从马来西亚独立后,槟城失去了马六甲海峡的核心地位。马来西亚将吉隆坡作为首要开发城市,槟城未能成为马来西亚的第二大城市。马来西亚还计划在吉隆坡与马六甲之间建设皇京港,意图取代新加坡成为马六甲海峡第一大港,但这一战略可能分散了整体实力。

华人主导与新加坡的成功

在东南亚华人移民的历史中,许多华人选择定居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新加坡作为华人聚居点,其人口构成和文化传统为其发展提供了独特优势。新加坡的管理水平和金融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是仅次于伦敦和纽约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

新加坡的人均GDP是中国的六倍左右(2023年数据),而中国GDP总量全球第二,新加坡60%的货物吞吐与中国有关。可以说,华人奠定了新加坡的地位,中国成就了新加坡的繁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