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杨绛最通透的婚姻观:3条劝诫,读懂了,关系也就顺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杨绛最通透的婚姻观:3条劝诫,读懂了,关系也就顺了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IT6L17VR05521W5B.html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

“我们仨”分离的第四个年头,九十二岁的杨绛,提笔写下对丈夫和女儿的思念。饱含深情的文字,记录下了一家人辗转曲折的艰难历程,也留下了恬淡互持的时光。读时会为三人相处的温暖而动容,也在那些琐碎光阴中,看到了一个家庭最好的模样。

凡事尊重

关于婚姻,杨绛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

这段话,既是对后世的劝诫,也是杨绛在婚姻里践行的准则。杨绛在家是备受宠爱的女儿,也是独当一面的知识女性,到了钱钟书的旧式家庭,她也开始学习当好一个媳妇,给足公婆体面。

在人生大事上,亦有包容的智慧。

1938年,杨绛夫妇于法国学成归国,钱钟书到清华大学任教,杨绛则带着女儿回到上海父亲家。

次年暑假的一天,钱钟书愁容满面地回来,说有事跟她商量。原来早些时候,钱钟书的夫妻钱基博应老友邀请,到湖南蓝田帮他创建国立师范学院。钱钟书在沪期间,父亲屡屡来信,叫他到蓝田去当英文系主任,以方便侍奉老病的父亲。

杨绛却认为,清华的工作不易得,且钱钟书工作尚未满一年,怎么也不该换工作。但钱钟书及其家人,都认为他应该去,杨绛即便百般不愿,却依旧选择尊重钱钟书的选择:

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我只能陈述我的道理,不该干预。她深知钱钟书去意已决,找自己商量,是对自己的看重,所以更不能依仗这份看重,便对他的人生横加干涉。

杨绛的三句话,说尽婚姻真相:

婚姻的基础是爱情,是依恋,是尊重。

一段好的关系,既有共到白首的深情,也有朋友间的平等与互重。遇事有商量,是婚姻的智慧,凡事尊重,更体现家庭的温度。好的夫妻,是人生长河里的撑船人,凡事商量,又彼此让渡,才能携手共渡幸福的彼岸。

小事原谅

在杨绛的笔下,钱钟书既是学富五车的才子,也有“拙手笨脚”的憨态。他不会打蝴蝶结,分不清左右脚,拿筷子只会像小孩那样一把抓,甚至是初到牛津时,就摔跤磕掉了大半个门牙。除却全身名气与才华,他亦不过是一个寻常的丈夫,一个时常对生活不知所措的父亲。

女儿阿媛出生之时,杨绛几次将要出院又生事故,于是时间从原本的五到七天,一直拖到了三个星期又二天才得以出院。医院与家不通公交,钱钟书每天都得步行过来看她。每每来时,都苦着一张脸汇报,“我把台灯砸了”,隔天又满脸愁虑地说,把门轴又弄坏了。

杨绛每次都淡定地回一句,“不要紧,我会修。”钱钟书颧骨上生出一个疔,杨绛宽慰他,“不要紧,我会给你治。”她从一位英国护士那里学会了热敷,每日细心敷药、拆线,不出几日,钱钟书脸上的疔,果然全部好了。住院期间答应钱钟书修理的东西,也都魔法般地还了原。

换做旁人,独自住院生产,要照顾孩子,还得处理琐碎的事情,早就恼羞成怒大吵大闹了。可是杨绛没有。她用淡定和智慧,安抚了丈夫的焦灼,也用贤惠和温婉,给一个家庭抹上和睦的底色。

家是一只小小的船,要载我们穿过那么长的岁月。

人生,风雨有时,晴空有时,无论欢乐疲惫,家永远是承载我们喜怒哀乐的地方。风雨来临之际,更应该抱团取暖,而不是互相埋怨。生活本就琐碎,若是凡事斤斤计较,只会让日子愁云密布。无关痛痒的小事,学会宽容,无伤大雅的琐事,多多原谅。小事放过,凡事包容,才是家庭最好的风水。

不争对错

知乎上曾有人问:“幸福家庭的终极秘诀是什么?”有个高赞回答只有简单四个字:“不争对错。”

夫妻原本是世上最亲密的人,是同舟共济的伴侣,若是因为非要争个输赢而伤了感情,未免太得不偿失。在杨绛的记录中,她和钱钟书只吵过一次。那是在出国的轮船上,两人为一个法文“bon”的读音争执了起来,杨绛非说钱钟书的口音里带有乡音,钱钟书不服,说了很多伤感情的话。杨绛也不甘示弱,处处反唇相讥。

最后两人请来一位会说英语的法国夫人公断,杨绛赢了,但是她却并不开心。“我们觉得吵架很无聊,争来争去,改变不了读音的定规”,然后两人从此定下了规矩,“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

争吵很容易,吵过后的反省却很难,自我表达很容易,换位思考却很难。有句话说,至亲至疏夫妻,再亲密无间的两个人,终究是独立的个体,有各自的脾气秉性,有自己的三观认知。如果非要凡事占上风,证明自己高人一等,实则是恼了自己,也伤了伴侣。

亲爱的,如果你太好胜,永远都不会快乐的。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真正智慧的人,从不把家庭当做“战场”。吵输了,坏了心情,吵赢了,失了感情。越是智慧通透的人,越不会凡事争个对错。

一个家最好的风水,不在于锦衣玉食,而在于家人和睦,家安,福气自然来。

作家池田大作说:“家庭是心灵唯一的绿洲和安憩之地。”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

经营家庭的智慧程度,决定一家人生活的温度。凡事尊重,遇事有商量;小事原谅,存一份糊涂的智慧;不争对错,凡事包容,才是家庭和睦的良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