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轮台,今何在
唐轮台,今何在
唐代诗人岑参笔下的“轮台”,总是与天山的雪紧密相连。千年来,“唐轮台究竟在何处”一直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关注的焦点。随着新疆乌鲁木齐乌拉泊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推进,这座被誉为“丝绸之路重镇”的古城,正逐渐揭开其神秘面纱,向世人展现其千年积淀的历史文化价值。
乌拉泊古城全貌,远处水域为乌拉泊水库。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白志强摄
乌拉泊古城:千年丝路重镇
乌拉泊古城位于乌鲁木齐南郊,是乌鲁木齐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址。这座略呈方形的古城,南北长约550米,东西宽约450米,周长约2000米。虽然经过千余年自然侵蚀,破损严重的城墙残高仍有两层楼高,角楼、马面等残垣遗迹犹存。
这座古城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它扼守着从乌鲁木齐前往南疆、东疆的必经之地。向东南可由白水涧道到达唐代西州(今吐鲁番),向西南可至塔里木盆地,向东则可达唐代庭州(今吉木萨尔)。同时,在乌拉泊古城周边还发现多座烽火台,对古城形成拱卫之势。
学术争议与考古发现
关于乌拉泊古城是否为唐代轮台县遗址,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20世纪80年代前后,新疆大学地理系教授林必成结合史料及古城所在地理位置最先提出这一观点。此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戈通过详细比较与唐代轮台相关的米泉古城、昌吉古城、乌拉泊古城等古城的规模、构筑方法、形制结构及出土遗物,进一步确认了这一观点。
2024年9月,乌拉泊古城面向公众开放。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加大对乌拉泊古城规划编制、考古发掘、整体保护、阐释宣传、文化利用等指导协调工作力度,并加快推进古城整体性保护利用。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将启动对乌拉泊古城的系统考古发掘工作。
文化遗产价值
乌拉泊古城不仅是唐代北庭军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古代中央政府对天山走廊交通网络建设治理的缩影。作为丝路重镇,它见证了草原文明与绿洲文明的交流融合,是中华民族“大一统”格局建构的重要见证。
未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乌拉泊古城承载的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必将日渐清晰。正如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吴华峰所说:“乌拉泊古城正是这样一座标记有中国人文化与心理坐标的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