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明朝末年西北农民起义军首领那些有趣的绰号,他们的结局如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明朝末年西北农民起义军首领那些有趣的绰号,他们的结局如何?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23/06/79730168_1137389045.shtml

明朝末年,在陕北一带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场农民起义开始于明朝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的白水县王二起义,至清朝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夔东十三家的最终失败结束,一共持续了三十七年时间。这些农民起义军的首领,为了隐藏身份、拉拢队伍,纷纷给自己取了一些有趣的绰号。本文将为您介绍这些绰号背后的故事以及他们的最终结局。

1. 明末西北首义者:王二

王二虽然知名度不高,但毕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影响力还是有的。王二起义后,西北各地纷纷爆发起义,呈燎原之势,但王二估计还没来得及给自己取绰号,就成了明朝的眼中钉,公元1629年,在杨鹤的围剿下,王二战死。第一个吃螃蟹,很容易被螃蟹扎嘴。

2. 王嘉胤

王嘉胤,陕西府谷人,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起义,一度是陕西各支农民起义军的盟主,势力范围波及陕西、甘肃、宁夏、山西,顶峰时期人数达到五万余人。公元1631年,王嘉胤被曹文诏重兵围攻,转战于山西阳城一带,曹文诏的部下张立位的姐姐是王嘉胤的老婆,曹文诏命张立位诈降于王嘉胤,张立位便乘机杀死王嘉胤,余部归王自用领导。王嘉胤似乎也没有取绰号。

没取绰号的两个出头鸟王二、王嘉胤很快被干掉后,之后的农民军首领都开始取绰号,来给自己增添好远。

3. 紫金梁-王自用

陕西绥德人,绰号王和尚,紫金梁, 虽然王自用知名度并不高,但很多明末起义军的猛人都曾是他的部属,王嘉胤死后,王自用被三十六营义军推为盟主,号为三十六营,部众有二十余万,活跃于山西、豫北一带。赫赫有名的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都曾经是王自用的名义部下。不过出头鸟又换成了王自用,王自用又被明朝当成眼中钉。公元1633年,王自用在豫北武安一带被明军击败受伤,退守至济源时,因伤病逝。绰号也没给王自用带来好运。

4. 不沾泥—张存孟

张存孟估计是文盲,没什么文化,名字取得实在搞笑。公元1628年,张存孟在洛川起义,转战陕甘各地,李自成造反的第一站便是张村存孟公司。公元1631年,张存孟葭州战败后投降明朝,但数月后,又重新起义,被明军击败。公元1632年,张存孟被明军俘虏杀死。

5. 闯王-高迎祥

高迎祥,陕西安塞人,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起义,成为三十六营义军之一。王自用当三十六营盟主时,高迎祥是王自用的部下,王自用病死后,三十六营结盟结束后,各支队伍依然独立作战,转战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地。公元1635年,明朝洪承畴和朱大典率兵全力围剿河南的农民起义军,高迎祥等农民军队伍在荥阳召开会议,高迎祥被推举为十三家七十二营首领。荥阳大会后,各路农民军四路出击,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率兵东进,出乎意料地攻打凤阳,并焚毁了朱元璋在凤阳的祖坟皇陵,差点没把崇祯给气死。高迎祥焚烧凤阳,捅了大篓子,当然成为明朝的头号眼中钉,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等明朝三大猛人集体围攻高迎祥,高迎祥四处受挫,只能杀回陕西。公元1636年,高迎祥走进了著名的子午谷,但被孙传庭伏击俘虏,押送北京处死。

6. 闯王、闯将-李自成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农民起义军最有名的一位,也是明朝的实际终结者。李自成原先当过驿站的驿卒,后于公元1631年参加起义军,先投奔不占泥,后投奔高迎祥,是高迎祥的得力干将,绰号闯将。之前李自成在农民起义军中,存在感不强,也没什么话语权,直到荥阳大会时,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建议后,才开始被大家所熟知。高迎祥死后,李自成成为高迎祥部新的首领,也继承了闯王的称号,也开始了他辉煌的军事生涯。公元1638年,洪承畴、孙传庭在潼关南原设伏,围攻李自成部,李自成惨败,仅剩18人躲到商洛山区,几乎全军覆灭。公元1139年,假投降明朝的张献忠在谷城重起义,李自成又率数千人杀出商洛山区,到河南发展。之后李自成的发展如日中天、不可阻挡、横扫整个河南,攻占劲襄、西安,明朝军队完全不是李自成的对手。公元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并开始北伐进攻北京。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军队攻破北京城,崇祯帝自缢而亡,明朝灭亡。但李自成并没有处理好和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关系,导致吴三桂向清朝投降。山海关大战,大顺军被吴三桂关宁军和清军联军击败,最后退出北京城。公元1645年,一路南撤的李自成逃到湖北九宫山一带,因和主力失散,在登山探路时,被当地地主武装袭击身亡。

7. 八大王-张献忠

张献忠,陕西定边人,年青时当过兵,后犯事差点被杀,成为流亡人员。公元1630年,张献忠发动起义,外号八大王,原先是王嘉胤、王自用的部下,王自用死后,便独立行事,自成一军。张献忠小时候渡过一些书,又当过兵,有军事经验,所以很快便展示出他的优秀军事指挥作战能力,转战于陕西、山西、河南、四川等地,人数多达数万人。公元1635年,荥阳大会时,张献忠也开始崭露头角,被大家所熟知。之后张献忠参与了攻打凤阳之战,但高迎祥在前面当出头年,张献忠所部转战于鄂、豫、皖一带,多次击败明朝军队,在高迎祥死后,成为明末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支队伍。公元1637年,张献忠迫于严峻的形势,曾经短暂向明朝投降,但一年不到,又重新起义。之后张献忠在湖北、四川、湖广一带流动作战,把明朝军队耍的团团转,还迫使杨嗣昌自杀而亡。公元1643年,张献忠攻克武昌,并在武昌自称大西王,转战于湖北、瞳湖南一带。公元1644年,张献忠又向四川进军,很快攻克成都,占据四川大部分地区。公元1644年十一月十六,张献忠也在成都登基称帝,国号大西。公元1646年,在李自成死后,清朝又命豪格、吴三桂率兵全力进攻张献忠占据的四川。十一月,张献忠同清军在西充凤凰山一带发生遭遇战,混战之中,张献忠被清军神射手射杀。

8. 曹操——罗汝才

罗汝才的这个绰号实在很有水平,因为他本人诡计多端,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善于计谋,所以被他人称之为曹操,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本名。罗汝,陕西延安人,公元1631年陕西三十六营结盟时,是其中之一,也曾是王自用的部下,王自用死后,独立成军。荥阳大会时,罗汝才也是十三家之一。起义军陷入低潮时,罗汝才向洪承畤投降,但也是假投降,并没有放弃军队,而是驻扎在郧阳一带静观形势发展。张献忠谷城起义时,罗汝才也跟着起义,跟随张献忠转战四川、湖广、河南。公元1641年,因和张献忠爆发矛盾,罗汝才率部依附李自成,并配合李自成作战,击败了孙传庭。公元1643年,罗汝才想脱离李自成,与李自成发生矛盾,被李自成暗中杀死。

革左五营:五支农民军组成的一个松散联盟

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改世王刘希尧、乱世王蔺养成

9. 老回回-马守应

马守应,陕西绥德人,回族人,外号老回回,之前当兵出生,公元1628年率众起义,属于高迎祥部,是王自用三十六营的重要首领。荥阳大会时,马守应也是十三家之一。高迎祥死后,马守应同贺一龙、贺锦、刘希尧、蔺养成等五支起义军组成革左五营联盟,转战鄂豫皖一带,声势浩大。但在崇祯十三年农民军陷入低谷时,五个首领之间产生矛盾,有招安的想法,所以便长期驻扎于英山、霍山一带。公元1641年,革左五营依附于张献忠。但李自成和罗汝才在河南站稳脚跟后,革左五营又选择依附李自成部。革左五营依附李自成后,李自成派马守应到荆州一带驻守。后来,李自成为了吞并革左五营,杀死了贺一龙,马守应感到唇寒齿亡般恐惧,但仍然顾全大局,驻守荆州。公元1644年春,马守应病逝。

10. 革里眼—贺一龙

贺一龙的这个绰号很有意思,陕北地区有一种土产小鼠,叫革里,革里是近视眼,但夜视能力非常强,贺一龙有超强的夜视能力,所以被称为革里眼。贺一龙也是荥阳十三家之一,后和马守应等人组成革左五营。革左五营中,贺一龙是野心较大的一位,不太愿意受制于人,寄人篱下,革左五营投奔李自成时,贺一龙还想和之前那样自行其事,不愿意听李自成调遣,李自成于是设计杀死贺一龙,吞并革左五营。

11. 左金王—贺锦

荥阳十三家之一,后和马守应等组成革左五营,革左五营投靠李自成后,贺锦选择了彻底加入李自成的军队。公元1642年,贺锦参加了汝宁战役,后南下湖广。贺一龙被杀后,贺锦坚决选择站在李自成这边,获得了李自成的信任。公元1643年,李自成攻克西安后,贺锦奉命进攻宁夏、甘肃、西宁等地。公元1644年正月,贺锦部将鲁文彬进攻西宁被西宁土司所杀,贺锦十分恼怒,亲自出兵攻打西宁,被西宁土司伏兵所杀。

12. 改世王—刘希尧

荥阳十三家之一,后和马守应等组成革左五营,革左五营投靠李自成后,刘希尧选择了站队李自成,贺一龙被杀,刘希尧恐惧不敢有动作。李自成在九宫山被杀后,刘希尧和大顺余部继续抗清。公元1649年,刘希尧在湖南郴州同清军的战斗中战死。

13. 乱世王—蔺养成

荥阳十三家之一,后和马守应等组成革左五营,革左五营投靠李自成后,蔺养成选择了站队李自成。但蔺养成的结局有分歧,有说被李自成所杀,有说后来联明抗清,但后事不详。

14. 过天星—惠登相

惠登相,陕西清涧人,起义军河南三十二营之一,荥阳大会十三家之一。公元1637年,同李自成一同入川,公元1638年,和罗汝才合兵,转战河南、山西、湖北、四川、陕西等地。公元1640年,被左良玉击败,投降明朝,驻守均州。公元1643年,升为明朝总兵,曾击败李自成对安陆的进攻。公元1645年病逝。

15. 蝎子块—柘养坤,这个绰号也很搞笑,不知道什么意思?

拓养坤,陕西清涧人,曾是高迎祥部将,后列入三十六营,高迎祥死后,和入李自成合兵,转战甘肃、陕西、河南等地。在泾阳、三原连续被明军击败后,拓养坤一度向孙传庭投降,后来又重新起兵,在函谷关战死。

16. 闯塌天—刘国能

刘国能,陕西延安人,并与李自成、罗汝才曾结拜兄弟,转战陕西、山西、四川、湖北等地,和洪承畤是老对手。公元1637年,熊文灿对各路起义军进行招安,刘国能和张献忠不合,怕被吞并,又被左良玉击败,于公元1638年正月投降明朝,并多次跟随明军攻打起义军。李自成转战河南时,刘国能驻守叶县,城破被李自成擒获,因拒不投降被杀。

17. 射塌天—李万庆

李万庆,陕西延安人,崇祯初年起义,转战陕西、山西、河南、湖北等地,参加过荥阳大会。重整十年,各路起义军向明朝投降,李万庆势单力孤,在老同事刘国能 的劝说下,投降明朝。张献忠谷城再度起义时,李万庆因手下都离心散去,无力起兵,便死心为明朝效力。公元1641年,张献忠攻破襄阳,李万庆被杀。

18. 混十万—马进忠

马进忠,陕西延安人,崇祯初年起义,号混十万,转战于陕西、河南、湖北边境。公元1636年,在陕州被明军击败,败走信阳、光山,后投降左良玉,跟随左良玉征战沙场,屡立战功。明朝灭亡后,左良玉率兵东征南明弘光朝廷,中途病死,其子左梦庚投降清朝,马进忠不愿意投降清朝,率部进入湖南岳州。南明隆武时期,马进忠受何腾蛟节制,在湖南一带抗击清军。永历时期,马进忠跟随李定国参加桂林战役。孙可望和李定国爆发矛盾,命马进忠进攻昆明,马进忠不愿意为孙可望卖命,临阵倒戈,回到永历朝廷,被封为汉阳王。清军大举进攻云南时,马进忠病逝。马进忠算是明农民起义军首领中结局比较好的一位,曾担任南明正总兵兼左都督,封汉阳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